试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2021-10-16 20:12:02司马佳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师资教育

司马佳媛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平等问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一是教育体制本身就存在缺陷,教育法规不完善;二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偏差,造成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先阶段教育平等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旨在促进我国教育更平等更完善,使我过教育平等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教育平等;教育平等;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31

现在教育是否平等是大家谈论的热点话题,教育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能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脚步,让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当然前提是教育要公平要平等。2007年10月15号,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这都说明了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而教育平等则是这一系列的前提。

1.研究教育平等的必要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平等又是整个社会公平的体现和基础。虽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是由于在政策的执行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机会的平等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我国现阶段教育平等状况

2.1地域性差异

在我国地域性差异对经济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然对教育业一样。东部沿海地域政治经济水平高,教育事业也也很雄厚。但在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投入少,师资人力资源匮乏,导致入学率明显的比东部沿海地区低且辍学率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拨款支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已达到97.9%与全国平均学龄儿童入学率只差0.1%但是东西部地域差异还是非常的显著。

2.2师资力量不均匀

由于我过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发展落后、条件设备、生活环境都没有比东部地区好,一些毕业的师范生更加宁愿留在这个竞争更激烈的东部地区,这导致本来教育事业就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教育更加匮乏,尽管近年来很多志愿者师范生都去西部支教了,但是还是只是占少数的,一些优等的高级教师还是都留在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2. 3教育资源的不均等

在我国教育资源总是优先于那些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在我国还是享受着特殊的不平等待遇,重点学校总是凭借着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获得更多得物质资源,然后教师间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总是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从而加剧了学校间的教师差距,重点学校的优质教育也只能对一部分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公平的就像每个年级都有重点班火箭班等等。

3.教育平等的內涵探析

现阶段,国内对教育平等的内涵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平等涵义的把握,其中教育平等的涵义包含以下四个重点:

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

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

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

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因此,教育平等的实现必然对每一个个体以不同的教育待遇。把教育看成是走向社会平等的一个比较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教育必将导致人们取得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平等,这就是平等论。

4.实现教育平等的路径探析

由于教育平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解决教育平等问题,促进教育平等的发展。具体总结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4.1教育要覆盖所有人,使教育大众化

实现教育平等,要求资源配置的主体对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大致确保各阶段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3]。平等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意识,促进社会发展。那么,理所当然这种教育应该覆盖所有的社会公民,为所有人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当然大众化教育业不一定排斥精英教育。

4.2 平等的教育费用投入

如果教育费用都必须由每个家庭自行负担,势必会导致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因而教育就没有办法对所有家庭平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全免费的,想美国和英国很多学校就已经实施了这个措施了,教育费用由国家统一支出,从而根本上避免了家庭背景所导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4.3 平等的教育师资的地区分布

中国目前的情况基本上是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也跟着落后,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落后地区永远也没有机会赶上发达地区。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师水平。这种改变有赖于国家在宏观师资调控上向落后地区的倾斜,也就是国家应该将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到相对落后的地区,提高这些地区的教师工资水平,鼓励优秀教师到这些地方去任教。

总之,教育平等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但追求教育平等是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目标。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推进教育平等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要想充分实现教育平等仍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坚持关注教育平等,它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更是提高人口素质,谋求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的关键,对一个国家来说也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党的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 杨新华

[2] 谭松华.《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平等问题教育研究[J]. 1994年第6刊

[3] 郭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北京[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787.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师资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落后地区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卷宗(2017年3期)2017-05-16 12:28:17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南北桥(2017年8期)2017-05-10 00:06:10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