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
摘要:教育管理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对提升教育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个人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这就说明高质量的教育工作能充分提升幼儿教育的附加值,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为未来的幼儿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基于幼儿园健康教学活动视频的师幼互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学;活动视频;师幼互动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127
引言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落实发展,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尊重、热爱幼儿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日常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经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强调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仍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拥有丰富的互动语言,增加互动活动教学的趣味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小班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语言的重要性,积极掌握更多语言表达的方式,明确语言对幼儿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师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幼儿进行友好交流,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听取教师讲授的内容,对教师的话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与教师产生良好的互动,进而增加互动活动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当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捕捉到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讲解知识内容,以丰富的表情语言调动幼儿互动的积极性,以适当的动作语言提高幼儿参与互动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而推动幼儿园互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转变传统思想,重视师幼互动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的积极参与是保障角色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这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形式并不意味着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实践表明,在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指导对于提升师幼互动以及游戏的价值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角色游戏的互动中的主导主要分为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处于游戏情境之外的指导,即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另一种则是作为游戏参与者的角色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更适合于角色游戏的独立自主特点和幼儿的本意,更有助于教师和幼儿融入游戏过程。相比较而言,第一种参与方式教师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传递教育意义,即指导幼儿通过游戏学到什么,便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过程进行管理。但是很容易以成人的意愿代替幼儿的真实想法,抑制幼儿参与游戏的自主性。而第二种方式虽然直接教育的意义不突出,但是其参与性更高,更有助于师幼互动的进行。这两种参与方式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是相互促进和弥补的,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游戏活动的实践情况,科学地运用互动方式参与幼儿游戏过程,增加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三、重视儿童先前经验:从“过度加工”到“原生态”的学习
学习是互动的结果,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对于儿童有着重要作用,离开互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无从谈起。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编织自己的经验、价值、情感与意图来对儿童的状态做出解释,儿童在对教师的信息处理、同伴的信息处理进行观察、解释的过程中参与教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重视间接知识的传递,并把知识分成若干知识点分别处理,对其做过多的解读、指导和讲解,或者设计很多不必要的加工环节,健康教学活动就会沦为识记与授受过程。正如社会学家莫兰所言:“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在事物被分解开来时看得很清楚,而在它们彼此联系起来时却变得很近视。”有意义的学习重点在于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解决抽象与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意义生成当事者的儿童,他们动用自己的原始经验、思维、情感,直面具体事物本身,并结合自己的各种感觉知觉、生活和常识组织信息。因此,在健康领域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儿童与原生知识、真实现象之间会面或发生挑战的机会,鼓励和保护儿童的原生态思维,将其认知冲突作为教育契机而非障碍,努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幼儿发现、理解健康知识的意义,引导幼儿与环境、教师、个人先有经验互动的过程中,生出一种韵律、创造学习的动力,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四、创设提问教学方式,增加师幼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增加师幼互动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创设提问的教学方式,以提问的形式增加师幼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回答课堂问题,利用问题形成课堂对话的形式,使幼儿真正与教师进行对话,主动探索问题背后所蕴藏的内涵,敢于表达自我对问题的想法和见解。幼儿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进而增加师幼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提问教学过程中,幼师应当拥有耐心,仔细倾听幼儿的回答,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真正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使幼儿愿意主动将想法告诉教师,与教师形成语言和情感上的交流,进而促进幼儿园互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教师需要明白,儿童的身体应置身于生动的、充满安全感和支持性的环境中并与之互动,感官之间的屏障被打通,感觉之间建立联系,儿童随之产生生动的想象、清晰的表象、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将有助于儿童与学习任务深度互动。
参考文献
[1]杨丽.刍议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09):175-176.
[2]杨小燕.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学活动[J].新课程,2020(50):196.
[3]李红岩.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管理的个案研究[D].東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