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桥,但 言,李 燕,余凤琴,陈红霖
(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重庆 401120)
长江三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是多种珍稀、特有、经济鱼类的盛产地、栖息场所,以及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1-2]。三峡大坝的修建改变了该区域原有的水域生态环境,对库区鱼类资源产生了较大影响。自三峡大坝截流、水库蓄水以来,库区鱼类种数、产量、组成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3-7];同时由于环境污染、非法捕捞、挖沙采石、涉水工程的修建等原因,库区鱼类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8-11]。
为了解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渔获物组成现状及实行增殖放流、繁殖期禁渔等水生生物保护措施对库区渔业资源恢复的作用效果,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2019 年7—8 月和10—11 月对库区干流的巴南区木洞镇、涪陵区城区、万州区城区、巫山县城区开展了2次渔获物调查,同时,结合历史调查数据,评价渔获物组成变化过程。
2019 年7—8 月(夏季,低水位期)和10—11 月(秋季,高水位期)。
调查设置了库尾巴南区木洞镇、涪陵区城区,库中万州区城区,库首巫山县城区4个站点。
每个站点每次调查21 船次,调查渔具包括刺网、地笼、流刺网等。除体型较大个体现场鉴定、测量外,其余渔获物全部带回临时实验室按照相关文献鉴定,测量全长、体长(精确到1 mm)和体重(精确到0.1 g)[3,12-13]。
1.3.1 优势种
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rive Importance,IRI)衡量渔获物中各鱼类的优势度[14],计算公式为:
(1)式中N、W分别为渔获物中各种类的数量占比、重量占比,F为各种类在所有采样次数中出现的频率。IRI 大于2%的鱼类为优势种。
1.3.2 单船渔获量
单船渔获量是指每艘渔船利用其船上具备的渔具每天所捕捞的渔获物的重量。
种类组成:4个站点共调查到鱼类75种,隶属于6目23 科。目水平看,鲤形目种类最多(54 种,占72.00%);科水平看,鲤科种类最多(47 种,占62.67%)。巫山县城区、万州区城区、涪陵区城区、巴南区木洞镇分别调查到鱼类37种、40种、50种、56种。
重量组成:调查期间,4 个站点共收集渔获物1 495.84 kg,有13 种鱼类重量占比大于2%,共占渔获总量的82.85%,其中占比最大为鳙(30.08%)。巫山县城区、万州区城区、涪陵区城区、巴南区木洞镇分别有12 种、6 种、9 种、14 种鱼类重量占比大于2%,占比最大的种类分别为短颌鲚、鳙、鲢、鲤。
数量组成:4个站点共收集渔获物28 456尾,有9种鱼类数量占比大于2%,共占总数量的83.92%,占比最大为光泽黄颡鱼(20.50%)。巫山县城区、万州区城区、涪陵区城区、巴南区木洞镇分别有8 种、7种、9 种、7 种鱼类数量占比大于2%,占比最大的种类分别为短颌鲚、光泽黄颡鱼、光泽黄颡鱼、蛇鮈。
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鱼类共有15个优势种,其中鳙优势度最高,IRI为26.82%,光泽黄颡鱼、蛇鮈、短颌鲚、鲢、似鳊IRI 均超过10%。巫山县城区有17 个优势种,短颌鲚优势度最高(IRI 为50.73%),似鳊、翘嘴鲌、青梢红鲌、光泽黄颡鱼IRI超过10%;万州区城区有11 个优势种,鳙优势度最大(IRI 为64.41%),光泽黄颡鱼、鲫IRI 大于10%;涪陵有14 个优势种,光泽黄颡鱼优势度最高(IRI 为42.83%),鲢、瓦氏黄颡鱼、蛇鮈、贝氏䱗IRI大于10%;巴南区木洞镇段有15个优势种,蛇鮈优势度最高(IRI为53.74%),光泽黄颡鱼、圆筒吻鮈、鲤、圆筒吻鮈、䱗IRI大于10%。
2019 年调查结果,鱼类平均体长为135 mm,平均体重为55.67 g;主要经济鱼类平均年龄为2.10 龄,1~2龄鱼占71.69%,其中草鱼、鲢、铜鱼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0龄、2.36龄、2.07龄。
调查期间,库区平均单船渔获量为9.43 kg/(船·天)。其中,库中万州区城区段最高,16.79 kg/(船·天);其次为库首巫山县城区,8.90 kg/(船·天),库尾巴南区木洞镇段,6.73 kg/(船·天);库尾涪陵区城区段最低,5.30 kg/(船·天)。
三峡大坝的修建改变了库区原有的水文状态,主要表现为水体流速降低,对鱼类组成造成了较大影响。研究表明,三峡大坝截留后,喜流水性鱼类资源下降明显,白鲟、鳤、鯮、鳡等大型鱼类基本消失,南方鲇、鲤、黄颡鱼等喜静水性鱼类比例上升[2];初次蓄水后,南方长须鳅鮀、斑条鱊、兴凯鱊等小型鱼类及太湖新银鱼、大银鱼、团头鲂等长江中下游鱼类在库区开始出现[6];完全蓄水初期,常年淹没段(秭归至涪陵)以适应静水鱼类为主,库尾圆口铜鱼、铜鱼仍占有一定比例[10]。
与此同时,三峡库区经济鱼类的组成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三峡大坝修建前,圆口铜鱼、铜鱼、白甲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等喜流水性鱼类为主要经济鱼类[15]。2019 年调查结果显示,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经济鱼类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铜鱼、圆口铜鱼、圆筒吻鮈等适应流水生长的鱼类比重下降,鳙、鲢比重增大;蛇鮈、似鳊等小型鱼类比重增大,且成为了重要经济鱼类。另外,从经济角度分析,三峡库区目前经济鱼类以低价格鱼类为主,渔业经济组成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三峡大坝截流以来,库区鱼类体长、体重、年龄组成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主要经济种类铜鱼与圆口铜鱼为例,20世纪70年代,库区两种铜鱼平均体重为500 g[13];2000年,铜鱼、圆口铜鱼平均体重分别下降到276 g 和208 g[2];2005—2006 年,两种铜鱼平均体重进一步下降到171 g[7];2019年,铜鱼平均体重为331.1 g,低于20世纪70 年代水平,高于2000 年及2005—2006 年的调查数据,但未调查到圆口铜鱼。
就渔获物中所有种类而言,2010 年,库区鱼类平均体长为122.77 mm,平均体重为63.69 g,以低龄、小规格为主[10]。2019 年调查中,鱼类平均体长为135 mm,平均体重为55.67 g,与2010 年相比,体长有所增加、体重有所降低,整体而言,鱼类小型化趋势并未得到缓解。
1997—2000 年,库区捕捞个体较小,大部分未达到成熟年龄,草鱼、鲢、铜鱼平均年龄为2.34 龄、2.10 龄、1.77 龄[2];2019 年调查中草鱼、鲢、铜鱼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0 龄、2.36 龄、2.07 龄,主要经济鱼类平均年龄为2.10龄,1~2龄鱼占71.69%,库区鱼类低龄化现象依然突出。
已有研究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前的1996—2002年,渔业捕捞量差异很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2006 年初步蓄水阶段,鱼类产量最低,随后又逐年上升,到2009年已恢复到蓄水前的水平,可能与库区生态补偿、鱼类对环境的适应、人为保护(禁渔)等因素有关[7,16]。
本次观察到单船渔获量为9.43 kg/(船·天),高于2009 年的3 kg/(船·天)左右[16],得益于调查中鲢、鳙占据了较大比例(共43.04%),表明三峡库区渔业资源量增加明显。随着库区的形成,库区水体流速变缓,浮游动植物大量繁殖,为滤食性的鲢、鳙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与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控制藻类暴发生长,选择滤食性的鲢、鳙作为增殖放流种类有关。
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庆段经济鱼类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适应流水的种类持续减少,适应静水的种类增多,低值、小型鱼类成为了经济鱼类;鱼类小型化趋势并未得到缓解;单船渔获量有了较大提高,与调查中鲢、鳙类占据较大比例有关。总体而言,通过增殖放流、繁殖期禁渔及建立保护区等多项举措的实施,对库区鱼类资源恢复起到了一定作用效果,但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工作。本文表1所列渔获物数据,可作为三峡库区干流重庆段的经济鱼类组成本地资料,为10年后渔业资源恢复情况提供参考。
表1 三峡库区及各站点渔获物组成、优势种
(续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