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武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 甘南 746300)
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属临床常见病症。据相关调查统计,老年肺心病的发病患者占全国总人数6%~10%[1]。产生原因通常与患者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以及肺动脉压异常升高具有一定的联系,由此引起患者右心室肥大,进一步发展后形成肺心病,同时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肺心病与慢性肺心病[2]。其中,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为慢性肺心病,咳嗽、咳痰、喘促、气短等病症表现时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症表现[3],同时部分患者可伴静脉回流征阳性、腹水、水肿以及并发症,病症于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症较长,死亡率较高,除基本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4]。本文通过纳入500 例存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分析总结。
纳入共计500 例存在慢性肺心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所有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 年1 月至2020年1 月,所有患者中含男性277 例,女性223 例,年龄65~77 岁,平均(72.03±4.45)岁,治疗前所有患者合并症状含370 例慢性支气管炎、70 例肺气肿、82 例肺结核、66 例慢性胃病、132 例高血压、38 例支气管哮喘、32 例糖尿病、30 例支气管扩张、153 例冠心病。患者合并并发症含361 例右心功能衰竭者,83 例肝功能损害者,63 例肺性脑病者,36 例肾功能损害者,27 例自发性气胸者,20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5 例上消化道出血者。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B 超等仪器检查,符合临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关诊断标准[5];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胸痛、气促等病症表现;③所有实验调查于患者或其家属同意下进行,已签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器质性障碍者;②结合其他交流或神经功能障碍者。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肺心病治疗,包含以下内容:①保证患者良好的营养供给,给予微生物、水以及高质量蛋白质,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现象可通过肠外营养供给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营养供给,护理期间主要保证患者合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进行开窗通风,保证环境的安静,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6];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抗感染、平喘等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糜蛋白酶4×103U/次,10~15min/次,2 次/d,针对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为其提供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进行吸入治疗,2 次/d,15min/次,于氧气加压雾化处理进行口腔吸入,完成给氧治疗后需全面漱口,所有患者共计治疗14d。分别于7d、14d 记录患者各项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需要尽量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7];③针对心脏病患者,同时需要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减少钠盐摄入,针对右心功能障碍者,可为其提供利尿剂、强心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治疗[8]。
观察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效果区分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病症表现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痰液量明显减少,肺动脉高压等病症表现改善,血气指标显著提升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病症表现好转,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痰液量下降,肺动脉高压现象降低,各项血气指标水平得到改善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病症表现、肺部哮鸣音、痰液量、肺动脉高压以及血气指标叫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为无效[9]。
对比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合并症计数变化,包含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慢性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支气管扩张、冠心病[10]。
对比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并发症计数变化,包含右心功能衰竭者、肝功能损害者、肺性脑病者、肾功能损害者、自发性气胸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者、上消化道出血者。
在所有接受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患者中总计包含421 例治疗总有效人数,人数占比84.20%,其中显效患者284 例,人数占比56.80%,有效患者137 例,人数占比27.40%,无效人数79 例,人数占比15.80%,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有效率统计[n(%)]
在治疗前后合并症计数统计中,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合并症统计对比[n(%)]
治疗后患者共计存在43 例右心功能衰竭者,人数占比8.60%,36 例肝功能损害者,人数占比7.20%,17 例肺性脑病者,人数占比3.40%,17 例肾功能损害者,人数占比3.40%,18 例自发性气胸者,人数占比3.60%,14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者,人数占比2.80%,5 例上消化道出血者,人数占比1.00%,详情见表3。
表3 患者合并症统计对比[n(%)]
临床研究统计,老年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特点如下:①由于老年患者细胞免疫水平较低,抗病能力低于正常人群,且不易控制,易产生耐药菌;②患者机体反应差,机体发热以及血象现象不明显,无法及时、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病症严重情况,而主要表现主要以痰液增多、呼吸加快等现象为主,具有误诊风险[11];③患者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和合并症较多,降低患者预后;④代偿调节功能降低,补液、利尿剂以及激素等药物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12];⑤病症特殊性会导致病症反复发作,加重病症负担,可能与院内革兰阴性杆菌等菌株感染等因素有关[13]。
中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严格规范各项治疗操作,及时为患者提供机械通气,老年慢性肺心病的治疗需保证基础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通过及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给予控制性氧疗,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紊乱,同时需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性护理是治疗病症的主要内容。有统计指出,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进而可能导致各类感染性菌株侵入形成感染现象,另外营养不良所产生的呼吸肌疲劳现象也会加重呼吸衰竭等现象产生[14]。在目前的营养改善过程中,可通过给予氨基酸、脂肪乳以及白蛋白等补充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症改善效果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而器械通气则能够为患者改善氧合,进而用于纠正患者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减少呼吸肌的做功,可促进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恢复,进而可改善预后患者呼吸困难所产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现象,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15]。
本文以500 例患者分析有结果:患者中总计包含421 例治疗总有效人数,人数占比84.20%;治疗后各项合并症明显减少,前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最高为右心功能衰竭,人数占比8.60%。由此可知,通过基于准确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合并症、并发症影响,提高患者的恢复有效率,临床使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