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丹凤
说起中国瓷器,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唐代的秘色瓷、宋代的青白瓷、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及清代的粉彩瓷,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却鲜有人知。事实上,魏晋南北朝的青瓷烧造工艺已达相当水准,为后世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周身遍布纹饰的青釉莲花尊。此尊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北魏封氏墓群,是北朝青瓷的代表。这件瓷尊的独特之处在于工匠在它身上综合运用了雕刻、刻划、模印贴花等装饰方法,将莲花、飞天、宝相花、菩提叶等佛教装饰题材共同纹饰于器身,又巧妙地突出了莲花这一主题。据了解,当年,封氏墓群共出土有4件青釉莲花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其中1件,其他3件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等处。
如此大型的青瓷器连出4件,难免引人注目,也让人惊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匠竟能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器?事实上,这样的瓷器不止4件。从地域上看,当时同类型的青瓷莲花尊在中国南方地区也有出土,只是胎釉的化学元素组成有所差异。由此可见,随葬青瓷莲花尊应是当时南北方皆流行的丧葬风俗。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青釉莲花尊的出现既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瓷器的艺术影响,也展现了南北之间陶瓷艺术的交流。当时的人们不仅热衷于雕造佛像,还将雕刻工艺运用于制瓷业,烧制出诸多造型独特又复杂的瓷器。
青瓷一统天下
纵观中国瓷器史,最早的成熟瓷器非青瓷莫属,而成熟的青瓷又最早出现于东汉末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青瓷为主的制瓷业发展迅速,已能烧造出瓷化程度相当高的青瓷。
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身厚重沉实,远不如唐宋时期的青瓷那般釉色纯净、胎底透薄,但这一时期的青瓷吸收了前代陶器、漆器和木器等器物的特点,还融合了雕刻、刻划和堆塑等装饰手法,在造型上大胆创新,留下了诸多精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制瓷业的发展,这一时期,青瓷已逐渐取代两汉时甚为流行的漆器而成为主要的生活用具,在日用品和明器上应用甚广,形成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了解青瓷的历史时,有必要澄清一点:在青瓷发展的早期阶段,受技术条件限制,并非所有青瓷的胎釉都呈青色,还有黄色或黄褐色。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东晋青釉褐彩鸡首壶,窄颈,鼓腹,通体施青釉,整体呈现的颜色却为褐色。这又是为何?
青瓷与其他瓷器的本质区别在于胎釉成分的不同,其青色主要是由于胎釉中的氧化铁成分。然而,若烧制青瓷时铁含量不纯,则氧化铁的还原反应就不够充分,故胎釉颜色呈黄色或黄褐色。因此,这一时期的很多青瓷都呈黄色或黄褐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少在北朝晚期白瓷出现之前,南北各地均烧制青瓷且各具特色。南方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这种南北差异在青瓷莲花尊这一类型的瓷器中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青瓷的胎釉颜色和胎底厚度均得到较大改善,越来越精美,至隋唐时,诞生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代表—秘色瓷,即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不过,当青瓷工艺愈趋完善,其一统天下的地位也宣告结束,这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终结几乎同步。隋唐时,北方以邢窑为主的窑系开始大量生产白瓷,而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的瓷窑依然盛产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制瓷业的奠基期,这一时期的青瓷工艺是后世各种瓷器烧制技术的先驱。
青瓷堆塑瓶
前文已提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曾作为明器而被广泛应用于墓葬。其中,有一种青瓷堆塑魂瓶,也称“谷仓罐”“堆塑罐”,三国时期较为流行且多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种青瓷堆塑魂瓶的突出特点是:下部为坛或罐体;上部即颈腹间,雕有建筑、人物及动物等造型。
如江苏省镇江博物馆所藏的三国时期的青瓷谷仓罐,1972年出土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47.5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5.7厘米。这件青瓷谷仓罐整体为一大罐,呈黄色,盘口鼓腹,上部堆塑有楼台百戏、飞禽走兽,下部罐腹则雕刻有飞鸟、鼠、猴、狮子、蜥蜴、龟、鹿和犬等动物,以及楼阙、佛像和胡人形象的杂技俑,数目不一,布局各异。各种复杂的堆塑集中一处,自然和谐又神态生动。
又如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所藏的“凤凰元年”堆塑人物楼阙魂瓶,1995年出土于南京江宁上坊凤凰元年(272年)墓。此魂瓶呈黄色,通高45厘米,底径17厘米,下部为罐身,上部是包括多种动物和人物形象及亭台楼阁等在内的堆塑。在堆塑的一只卧龟上,驮有一圭形碑,碑上刻有“凤皇(凰)元年立/長沙太守作/浃使宜孙子”文字。
值得注意的是,镇江博物馆所藏的青瓷谷仓罐与“凤凰元年”堆塑人物楼阙魂瓶均刻有佛像和胡人形象,这一共同现象集中反映了当时佛教对吴地的影响及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情况。作为一种明器,魂瓶的由来自然与中国人的丧葬文化有关,目的无非是以器物承载亡者的灵魂,魂瓶上雕楼画栋,其实是为亡者构建安息之所。至于在魂瓶上堆塑谷仓类建筑,后世学者有所推测,认为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反映,历代中国人都希望五谷丰登,以谷物或谷仓陪葬的风俗自古便有。只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明器由青铜器和漆器转变为瓷器,谷仓便出现在了青瓷之上。
魂瓶上的堆塑造型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现实元素的艺术加工,故魂瓶可作为了解古代制瓷工艺、社会风俗和丧葬习惯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如吴地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魂瓶,在技术上,运用堆塑、贴塑和镂刻等技艺将人、动物、楼阁等形象立体地展现于青瓷之上,体现了当时制瓷业和雕刻工艺的发达;在内容上,当时南方地区得以开发,庄园经济兴起,而魂瓶上的建筑物乃至动物的组合都较为直观地展现了当时庄园经济的情况。
除了堆塑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随葬青瓷器还有动物俑和人俑。如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晋墓(302年)出土了数十件青瓷俑,包括骑马俑、对书俑和对乐俑等。其中,由相对而坐的两个人俑组成的对书俑是目前考古所见的唯一一件对书俑。两人俑头戴晋贤冠,身着交领长袍,中间置书案,案上有笔和简册等物,一人执笔,一人执板,展现了古人校对书籍时的具体形象。当然,这些青瓷俑也并非都呈青色而多为黄色,乍看上去会让人误以为是陶俑。
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瓷器发展迎来一座又一座高峰,瓷器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类型五花八门,纹饰多样,不一而足,但整体是由繁复向简洁转变。在后世,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样集雕刻、堆塑和刻划等装饰工艺于一体的瓷器渐趋少见,如清代乾隆时期的瓷器在装饰上足够富丽堂皇,但在造型上还是略逊一筹,同时也少了一分古朴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