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数字随机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接受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联合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行为各项控制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SBP、DIP、BMI、IM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血压,提升体质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生活方式干预;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护理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等高风险疾病。同时,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状之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积极预后[1]。高血压的患病率与患者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有关,因此可以对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以此对患者病情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进而减少心血管高危事件的发生,保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70岁~80岁,平均年龄(75.71±1.23)岁,病程7年~10年,平均病程(9.33±1.34)年,数字随机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接受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联合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治疗无统计学价值(P<0.05)。
1.2 方法
100例研究对象全部接受基础的降压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及建立血压档案,从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血压控制与指导作息等方面展开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措施为基础,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具体包括。
1.2.1 信息干预。向患者渗透疾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了解的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两种病症之间的联系,让患者知道疾病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行为来保证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叮嘱患者家属每天记录患者的生活行为,锻炼患者的自律性。
1.2.2 合理用药。让患者了解到遵医嘱用药的意义,叮嘱患者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监督患者用药。
1.2.3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与维生素E,多食用纤维素含量高的粗粮,多摄入蛋白质,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取,同时多饮茶,減慢动脉硬化的速度。
1.2.4 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积极调整心态,不可情绪失控,积极培养兴趣爱好,参与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针对吸烟的患者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戒烟,酗酒患者严格控制。酒量,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户外有氧运动。
1.2.5 体重控制。针对体重超标的患者,需要量身打造运动减肥计划,少食多餐,逐渐增加运动量,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与体重。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行为各项控制指标评分与SBT、DIP、BMI、IMT指标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行为各项控制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SBP、DIP、BMI、IM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动脉硬化在高血压患者中非常高发,属于高血压主要靶器官的损害疾病,致病原因与高血压疾病所导致患者血管皮内功能存在障碍有直接联系,同时患者血管的弹性与顺应性减弱最终导致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者患有冠心病与脑卒中的概率[2,3]。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仅需要接受有效的降脂降压治疗,想要确保治疗效果,实现理想的预后,需要患者自身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针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血压,提升体质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卫云,李玲.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7):90.
[2] 叶芳飞.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22例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9(6):750-752.
[3] 商慧茹,热比古力·期拉木.生活方式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