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然
刚到上海、浙江跟班学习时,有的湖北干部陷入了困惑,因为当地干部的話语体系“完全不一样”,很多经济领域专业名词“听不懂”、实现路径“看不明白”。
“他们对问题想得清楚、说得清楚,工作有方法、抓得准。”一名在浙江跟班学习的干部表示,浙江基层干部的专业水平高,熟谙现代经济管理、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经验做法。
这是湖北干部到长三角跟班学习的一幕。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强调,要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主动学习长三角、对接长三角。把干部派出去,把经验和资源带回来。
对此,有专业人士指出,发达地区所表现出来的,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发达”,直接体现在营商环境、开放格局、产业升级等领域的优化完善上。这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他山之石,学以致用。记者通过梳理发现,除了湖北等中部地区外,近年来山东、安徽、河北等省纷纷派出干部,到江浙沪粤等地跟班学习,以增强本地干部市场化、法治化的意识和能力。
考虑到青岛干部队伍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手段推进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2019年青岛选派首批150名干部到深圳的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实践锻炼。在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推动下,青岛派出了6批干部到深圳学习,4批干部奔赴上海接受专业实训,推动更多的先进发达地区经验转化为“青岛实践”。
今年4月,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安徽发展与沪苏浙相比落差依然不小,必须对照先进找差距。近3个月来,安徽省多地市均选派干部赴江浙沪地区进行跟班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跟班学习干部人数已超300人。
“要把干部送到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沪苏浙学习锻炼,就是让大家开拓眼界、更新观念、增长才干。”7月6日,在选派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动员会上,合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建荣说。
一名从事组织工作多年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表示,选派干部去跟班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引入新理念,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地区间的沟通。因此,外派干部时比较注重其个人素质,除了作风正派,善学习,肯吃苦以外,干部的年龄、学历和潜质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
此次合肥选派的74名干部都来自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经济工作一线,平均年龄35周岁。考虑到专业对口性,他们被派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等28家国内一流园区和企业跟班学习。
在南方,个别地区也加入了跟班学习的行动之列。2019年初,江西省选派一批干部到广东跟班学习。海南省自2018年开始部署大规模干部挂职交流,选派百名业务骨干到广东跟班学习。据海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外出挂职的岗位,是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量身定制的。跟班学习的干部们深入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遍访腾讯、华为、大疆等高新技术尖端企业。
跟班学习学什么?首先是学先进的思想。谈及浙江跟班学习的最大收获,湖北十堰房县县委书记纪道清先用了一句话概括:“思想新,生黄金;思想旧,就落后。”
纪道清觉得,浙江人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真正做到了“思想破冰”,比如浙江远离汽车主要品牌,但汽车配件产业却是主导产业;浙江几乎没有棉花,但是纺织产业却是支柱产业。在这些方面,房县都可以参考学习,比如,房县其实也有产业发展的潜力,特别是这两年做的循环产业,废旧资源再利用,这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案例。
其次还要学当地优质、高效、稳定的营商环境建设。“前海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即政府日常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营商环境,企业一旦遇到困难,政府及时出手、同舟共济。这种重商、亲商、养商的理念很值得学习。”在广东自贸区的跟班学习中,三亚市政府秘书长陈明感受到当地服务企业的务实态度。
合肥市选派74 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
此外,还要学一种“钉钉子”的精神。“一味的多不一定好,把不需要的减少一点,做好一点。”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跟班学习后,湖北广水市委书记杨光胜的观念受到冲击。
在一次调研中,杨光胜发现,莲都区古堰画乡景区有一片荒芜的地皮,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他询问后得知,这里之所以没有开发,是因为没有想好要做什么,所以宁愿空着。这让杨光胜感受到当地脚踏实地的精神。
除了当好学徒、习得先进经验外,联络感情、对外宣传、招商引资也是外派干部的任务。
“要通过感情联络、阶段互访,争取招来一批客商、引来一批人才、对接一批项目,让跟班学习的效果更好。”今年7月,在选派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动员会上,安徽省合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建荣指出。
在浙江跟班学习的房县县委书记纪道清看来,只有更好地进行交流,才能扩大合作范围,承接好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跟班学习期间,纪道清化身为“招商员”,推动房县和上虞等浙江企业签订9份招商引资合同,总投资达35个亿,目前部分项目正在落地建设。同时,纪道清还组织两地人社部门互动交流,为上虞企业用工提供劳动力支持,成为两地信息沟通的桥梁。
跟班学习结束后,参照相关发展模式,有的地方建立起一系列机制抓落实。
“学习如何最大程度运用市场,厘清什么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学习深圳打造法治环境,强化政府法人主体意识和契约精神……”从深圳跟班学习回归后,从自身工作感悟出发,青岛干部写下了实训报告。
看企业的活力程度,要看商会、协会的发展。对比深圳商会的表现,在华讯方舟实训的时任青岛市工商联秘书长刘传华直言青岛商会运转的痛点:“青岛的商会整体规模小、散、乱,且碎片化较严重,行业协会偏弱,与政府脱钩不彻底。”为此,刘传华建议调整青岛现有的商会,根据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成立行业协会,积极调动青岛籍企业家在当地落地。
同样带着制约家乡发展的瓶颈问题,湖北62名选派干部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他们发现,尽管上海浙江比湖北发达,但在许多县域,湖北与沪浙的资源条件相似。
不缺发展要素的湖北,就是要从思路上找出路。武汉市蔡甸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江波在浙江杭州临安区跟班学习时发现,乡村变美丽并不难,难的是“盆景变美景、美景变钱景”。比如,临安区龙门秘境村落景区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资源,通过策划包装后,也可以形成村落景区。
“文化概念是一种手段,更多的是要推动文旅产业,包括农村的相关产业链,实现集成式创新。”黄江波认为,对标临安区,蔡甸区也要推动文旅产业,壮大农村相关产业链。
相关人士认为,这些不断积累的意见建议,将为当地推动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提供路径。
跟班学习人员归来后,一些地区建立起了机制抓落实。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青岛推进实施了在17个经济部门设置市场配置促进处,研究和推进本领域的市场化,同时明确提出“新官不理旧账是法盲”,督促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在促进地方提升的同时,选派干部个人也获得了进步和激励。组织系统的多名干部表示,外派干部跟班学习是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一些表现优秀的外派干部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比如,2018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的一则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显示,拟提拔任用7名干部,其中4名干部都有过外派跟班学习的工作经历。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外派干部跟班学习工作投入的人员多,耗时长,取得实效需要的周期较长。另外,外派干部带回来的发达地区经验是否适合本地区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