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 (天津 300000)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保证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效果对预防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意义重大。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腹腔镜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等工作的部门,十分必要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1]。既往消毒供应中心针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主要实施常规管理,管理较为分散且针对性较差,管理效果往往有限[2]。有研究表明,集中管理能有效规范管理流程,对提升管理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集中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行常规管理的500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行集中管理的500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套管针60件,内镜70件,剪刀100件,钳子80件,钝头分离器100件,开窗夹持钳60件,剥离钳30件。观察组套管针62件,内镜68件,剪刀101件,钳子81件,钝头分离器98件,开窗夹持钳61件,剥离钳29件。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1)回收管理:由各科室将腹腔镜手术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2)清洗管理:使用含酶洗液浸泡器械5 min,然后利用软毛刷在纯化水中擦洗器械上的血渍、污物,重点擦洗器械腔隙、齿缝连接处,再利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在清洗完成后,工作人员利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查看器械表面、关节、齿牙等部位是否清洗干净,若存在血迹、水垢、锈斑等污物,则需使用高压水枪再次进行冲洗,然后将被拆分的器械组装好。(3)消毒管理:将清洗后的器械干燥后放入高温消毒柜(北京市益友共用设备有限公司,YY-40型)中消毒10 min,不耐高温的器械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4)包装灭菌管理:工作人员在包装器械时,需严格遵循双人核对制度,若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则需返回去污区再次处理;在包装器械时要核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对不同器械实施不同的包装方法;包装后将器械包放入灭菌箱(上海东麓仪器设备有限公司,GRX-9403型)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在器械包外要标注清楚包装器械名称、灭菌及失效日期、灭菌批次等信息。(5)发放管理:明确包装无破损后要求各科室自行取回腹腔镜手术器械。
观察组行集中管理。(1)整合资源:各科室统一配置回收车,要求各科室将腹腔镜手术器械集中放置在回收车、回收箱内,由消毒供应中心在规定时间统一进行回收,在回收时详细核查器械种类、数量及破损情况,并签字交接;设立指定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区域,按照三级医院内消毒供应室管理要求不断更新基础设施,完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操作要求;在发放包装好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前要核对器械名称、器械数量、发放日期及发放科室,在发放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做好交接记录。(2)加强组织管理:实行护士长集中负责制,由护士长集中负责供应中心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工作的计划、实施、培训、质控分析及反馈等工作;实行小组长管理责任制及个人奖惩制,在明确工作人员分工后由小组长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并由小组长将员工工作表现汇总给护士长实施优奖劣罚方案。(3)注重人员培训:由护士长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及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使大家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实施集中管理的目的和意义。(4)健全工作规范制度和质控制度:制定并完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并根据规范要求将各项监测标准、操作方法汇总后发放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要严格按工作规章制度的要求完成日常工作,并在组内进行自查自纠;由护士长和副主任护师进行日常质控,记录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并定期集中开展专项质量总结与汇报会议,会上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比较两组回收(无遗漏为合格)、清洗(器械表面及其沟槽、腔隙无水垢、血迹、锈斑等残留物质为合格)、消毒(器械表面细菌菌落计数<10 cfu/cm2为合格)、灭菌(灭菌后化学指示物无变色为合格)、包装(器械包外观无潮湿、无破损、包装标识清晰完整为合格)、发放(无错发及漏发为合格)合格率。(2)比较两组管理质量:使用医院自制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质量评估表对两组的管理质量予以评估,信度系数为0.824,主要内容包括腹腔镜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合格情况,工作流程规范度,质控实施效果,分数范围0~30分,分数越高提示管理质量越好。
观察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合格率比较[件(%)]
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为(25.16±3.10)分,高于对照组的(20.14±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3,P<0.001)。
随着腹腔镜手术实施率的不断增长,因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医源性感染事件也屡见不鲜,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在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虽能保证顺利完成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等流程,但无法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不合格率高,管理质量较低[5]。因此,临床仍需探索更优质的管理方法。
目前,诸多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开始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将集中管理模式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中,能有效提升腹腔镜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利于提升管理质量。集中管理模式整合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资源,不仅安排专人负责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回收及发放工作,还针对清洗、消毒、灭菌、包装等流程设立了指定的操作区域,加之不断更新基础设施,完善操作流程,规范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操作,利于提升腹腔镜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5]。该集中管理模式加强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通过落实护士长集中负责制、小组长管理责任制及个人奖惩制,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可促使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注重人员培训,可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可减少工作过程中不合格情况的发生,利于提升管理水平[6]。最后,通过健全工作规范制度和质控制度能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利于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腹腔镜手术器械工作的规范性,进而不断提升工作合格率及整体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将集中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能有效提升合格率及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