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莲,刘红建
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同时,也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毋庸置疑,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对教育强国建设,以及体育强国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体主要是地方体育院校、综合性高等院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以注重规模和数量为特征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培养数量逐年提升。然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没有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而提升,相反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却出现下滑态势,直接导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下降等现象的出现。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走向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基于此,笔者审视剖析了当前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招生渠道日渐多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许多地方院校纷纷组建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几乎成为每所体育院校必备的专业之一,专业招生规模日益壮大,以体教专业为主体的体育师资培养平台陆续建立。然而,尽管体育教育专业如此如火如荼地发展,但社会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与体教专业师资培养的规模一致性程度并不高,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一定的供给大于需求的态势。这成为地方院校体教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诱因。据麦可思公司调查研究:体育教育2010—2014年连续5年被列为本科就业“红牌专业”;2015年又被列为“黄牌预警专业”[1]。尽管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没有被列为本科就业红牌专业,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仍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一些地方师范类高校甚至还存在以体育教育专业取代社会体育专业招生的现象,意在增加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过剩。
伴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颁布实施,人民对健康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因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理应在新时代体育发展过程中担当重要使命,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然而,高等教育扩招所带来的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以及高校自身对社会需求的忽视,最终导致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需求的普通体育师资培养质量还需要提升。实践中一些高校采取“粗放式”的培养模式,导致体育师资培养达不到培养目标或人才标准的要求,从而造成普通体育师资的供给不足,难以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实践中一些中小学等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便是例证。二是社会亟需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力度不够。随着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出台,社会对一些特殊体育师资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学前体育教育师资、运动健康教育师资以及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等等。然而,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院校并没有设置相关的培养方向的专业。即便有的高校开始设置,但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仍然不高,许多培养环节没有凸显方向的“特殊性”,仍然沿用普通师资传统的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依然将中小学普通体育教师作为最主要的培养目标指向。这种传统的目标定位已与社会对学前教育、特殊人群体育教育以及特殊专业体育教育的需求不协调,亟需新的专业方向与之相契合。以特殊人群为例,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在校生48.96万人,而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仅有5.23万名,亟需专业化的特殊人群体育师资。然而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地方院校仅有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1]。再以特殊专业体育教育为例,虽然我国开设冰雪运动课程的高校有很多,但是以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师资为目标的高校却很有限。有研究对全国培养冰雪运动人才高校的统计发现,我国培养冰雪运动师资力量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其次是新疆、北京和河北,其他地区几乎没有[2]。这不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由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师资的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是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的核心要素。新时代国家对体育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以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通过分析我国出台的《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部分高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3],发现一些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课程的教育性需要提升。体育本质上具有教育的属性,体育师资的培养需要重视教育能力的培养,而相应的教育课程设置是提升体育师资教育能力的主要载体。但从课程设置来看,许多高校恰恰忽视了提升师资培养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开设最普遍的《教育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往往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而其他诸如《职业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学》等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高校并没有开设。第二,课程的应用性需要凸显。本科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体育师资培养需要进一步强化专项技能。但实践中发现,许多学校过于强化体育理论,理论课开设还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复杂性,导致这些课程在占用更多学分的同时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并无多大帮助。第三,课程需要整合优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其整体性,要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但现实是,许多课程设置过于“碎片化”“机械化”,课程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密切,难以提升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能够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基础理论和专项技术技能,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一般都会选择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选择从事其他职业。然而目前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同质化现象比较显著,存在着一定的失衡态势。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多地选择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地区体育师资日益匮乏。与农村中小学相比,城市中小学校在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工资待遇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许多来自农村地区的生源在经过几年的培养后大多留在城市地区从事体育教师等职业,毕业生回生源地工作的人数日益减少[4]。第二,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多选择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选择较少。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院校布点数少,招生规模不大,人才供给有限,同时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吸引力不大,即便是一些毕业生到这些地区从事体育教师工作,大部分也是生源地毕业生回流就业。这种发展态势直接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缺乏,形成体育教师总量过剩而局部地区供给不足的现象。
制度设计是方向。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制度层面有效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健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单位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实行淘汰制度,设置淘汰标准,对就业率低的培养单位应予以控制招生规模或撤销专业招生资格,以有效控制体育教育专业的总体招生规模。二是要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这首先需要借助市场充分调研社会对各类体育师资的需求情况,及时预测体育师资的总体数量,然后根据预测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计划,最终达成控制招生规模,有效缓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供给端对市场形成的压力。第三,强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端的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度。实际上,一些地区体育师资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这些地方并没有按照政策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师资。因此,还需要从需求侧进一步完善各类制度,出台体育师资配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建成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配备的制度体系,约束与规范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体育师资招聘中的行为,有效消解我国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的总量,让更多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走上体育教师岗位,发挥自身专长,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需求是前提。培养目标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和确定。目前,我国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已经初步形成,人民健康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主题,体育对健康的重要作用正逐步凸显。社会发展实践理应能动地反映在相对应的学科设置中。一是要充分调研当前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形成包括需求数量、专业、技能等详细的需求分析方案,彻底解决当前社会亟需的运动健康教育、学前体育教育、特殊人群体育教育以及特殊专业体育教育等所涉及的课程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问题;二是根据实际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总体来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秉承多元化理念,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在调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情况,最终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指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过程培养。
专业建设是基础。根据体育学科自身的学科基础、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需求进一步调整体育教育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专业点数、比重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这样不仅能够缓解紧张的供求关系,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一是调整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的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在招生规模方面进行瘦身调整,使其回归合理的状态。二是增加学前体育师资、特殊人群体育师资以及特殊专业体育师资等培养专业规模。从当前来看,以上专业的体育师资培养极为匮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这些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目标、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等等,培养多样化的体育师资,满足社会对这些特殊体育师资的需求。
课程体系是保障。第一,以能力为本位优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课程的体系结构。传统的学科逻辑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因而需要向应用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逻辑转变(见图1)。从提升学生能力角度出发,完善培养课程的设置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操作时,可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类课程+选修类课程等几大模块,不同模块应予以科学合理的学分设置,平衡学科与术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强化专项技能所占比重,提高专业技能在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地位,有效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强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教育性。要结合新时代对广大体育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修订完善体育师资培养的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育类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及时增加《健康教育学》《职业道德教育》等教育类课程,有效提升体育师资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第三,凸显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新特征、新内容。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培养体育教师主渠道的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顺应“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改革自身人才培养体系[5]。因此,需要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设置健康教育、运动与健康相关的课程,以服务新时代体育师资的整体培养,并通过以上措施最终有效提升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图1 传统的学科逻辑与能力本位逻辑[6]
政策引导是抓手。体育师资缺乏是导致区域基础体育教育质量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引导,通过政策工具调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到欠发达、偏远地区工作。第一,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体育师资培养与就业政策,从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层面,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就业与工作的积极性[7];第二,建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生源地回流制度。通过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签订协议,鼓励毕业生到生源地从事体育教师工作,并从编制、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积极引导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均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体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已经处于新的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势必要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健康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然而,从现实来看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供给过剩、培养质量有待提升、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课程有待优化以及人才就业去向失衡严重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有利于精准把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方向。新时代需要以制度化方式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平衡;以社会需求为指向,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改善专业结构设置,培养多元化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提升体教专业人才素质;依托政策引导,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向均衡。唯有如此,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不断得以提升,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体育人才投身到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全民健身战略推进过程中,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