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从明朝诞生开始就进行了马不停蹄的发展与革新,并逐渐从最原始的粗制茶器向文人艺术品靠拢,最终成为一门高度集中了工艺、造型、文化等的综合艺术形式。现在很多的紫砂作品意在追随文人气息,以诗文入壶,以书画饰壶,诗书画印壶融汇一体,体现文人壶之精髓。文人紫砂配上诗文书画,切题,切意,切茶。
现代的紫砂艺人为了表现紫砂的多面性也在不断提升自己,他们博学广汲,对艺术的神韵有着极高的悟性,目光锋利,思绪坦荡,善抓事物素养,技艺上从重型到形神兼备,艺术思维完成了从“技”到“质”的飞跃。从紫砂泥精致的泥性入手,放飞创作思维,创作了大量的紫砂壶艺术力作。
紫砂本身就是介于陶土和瓷土之间的一种矿质,陶土中的泥料被炼制成优质的紫砂泥,周边的泥料可以被用来打造精美的陶艺作品。《龙珠提梁》则是艺人取天然陶土泥,匠心巧手制成。精品紫砂土取自黄龙山上的纯正砂土,埋藏于地表之下的粉砂岩经过数年的风吹、日晒、冰冻、雨淋,选取最优质的部分,经过千锤百炼制成精美的陶艺作品。
《龙珠提梁》无论是手感还是视觉感受,都呈现出非常细腻的质感,用优质紫砂泥塑造而成,可塑性和结合性非常好,颗粒极其的细,目数非常的高,烧成后的手感极其舒服,更容易泡养包浆,冲泡轻发酵或者不发酵型茶叶也会聚香。而细腻的茶壶非常具有观赏性,首先在视线上抓住人的眼球,然后在触感上让人不能忘怀,最后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艺术的功效就是循序渐进地将人带进自己的领域,去体验那无边无际的美学。
艺人设计的这款作品是以“龙”为主题设计制作的,作品主要纳入了“龙”的威严形象,然后运用陶塑的技法抟泥而制,作品既有“龙”的霸气,又不失陶器的温婉,十分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中国古代文化体系里,龙被奉为“众兽之君”,这款《龙珠提梁》,以龙为题材,通过砂泥的可塑性将其壶嘴、壶钮等部分设计为龙的形态,增强视觉体验感;通过砂泥刚而不硬的质地采用陶刻的技艺在壶身上以刀刻字,提升整个作品的文化气息。整器以通亮红润的清水泥制作而成,烧制后通体红润,十分具有光泽。在光的照射下,浮现出一层朦胧的光泽,不均匀的小颗粒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就像披上了一层面纱,神秘又迷人。整器就像一个雕塑作品,气势恢宏,美观又大方。壶身下半部分较扁,但是鼓腹外凸,极具张力。壶身上以刀进行刻字装饰,壶盖上则以龙珠为钮,壶钮镶嵌在龙纹之中,远看就像一条威猛的龙盘着龙珠在嬉戏玩耍,画面感十足。壶嘴则是由一条游龙组成,整个壶体贯通,张力十足且顺畅过渡。龙头化身的壶嘴昂扬向上,体现了高超的陶塑功力,一张一弛之间匠心十足。
龙珠被抽象的龙衔接在嘴里,呈现于壶盖之上,龙首微扬,龙珠钮就像一方红日正冉冉升起。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珠是神龙身上的至宝,正象征着我们国家的精气神。现在这枚龙珠有升起之势,正寓意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国运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整器大气磅礴,象征和平盛世、岁月静好,意喻蓬勃之势,盛世之光展露。可以说一把《龙珠提梁》,一曲盛世赞歌。
与圆融的壶身相比,提梁把是四方形制,扁扁方方的提梁就像妖娆的玉带一样在空中形成一个方形的空间,这和壶身的“圆”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一圆,正好预示了“天方地圆”的思想理念。所以依附这样的理念设计而成的茶壶气质古朴敦厚,气韵大方,造型素净、稳重,它超越了传统紫砂壶的单纯审美功能,集收藏、欣赏、实用于一体。
壶身正面艺人采用陶刻工艺展示了苍劲的古字,红亮的色泽与诗意的文字,帝王之色与祥龙元素相辅相成,尽显尊贵典雅之态。可以说,玲珑的刀法,精致的壶身铭文,都将整器铺满了文人之气,这也是紫砂陶刻特有的艺术效果。陶刻艺术对艺人的悟性要求极高,不仅要对紫砂制作精通,还需要善于吸取百家特长,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艺人不仅要擅长人物、花鸟的携刻,对刻字更是颇有研究。正是因为这一份精通,所以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艺人对制壶品味的追求、泥料的选择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所制的《龙珠提梁》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做工细腻严谨,实用中求美观,文雅中求情趣,装饰上以捏塑和陶刻为主,捏塑注重造型仿生设计的逼真性,陶刻注重书画韵味,主张刀随笔意,作品中融书法、雕塑、雕刻、陶艺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展现了紫砂壶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
常年与陶泥为伍,自是对这大自然的神奇之物有了深厚的感情。而随着与陶泥打交道的时间越长,浸润在紫砂壶中的时间越多,紫砂艺人们越是发现紫砂工艺里的学问大着呢。一把茶壶问世,制壶人必须对壶的泥料、造型、工艺、款识、功用、文化等几个方面有深刻的认识,然后静下心来,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毕其功于一役,都集中体现在一把壶上,所以宜兴紫砂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茶具了,它身上独到的文化气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使它成为了陶瓷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所以当一件件优秀的茶壶问世,这是宜兴紫砂泥的浴火演绎,也是紫砂人在过去与未来交汇中交出的一张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