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仙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因为有着独特的造型、精美的装饰、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诞生起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因为其泥料的独一无二和工艺的精湛高超,紫砂壶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是很顺利的,从明朝到清朝,仅仅经过两个朝代的发展,紫砂壶就进入了兴盛时期,当时可谓是百家争鸣,壶风千秋,风头无量。不过因为时代的因素,民国时期,其发展就受到了桎梏,抗日战争开始,紫砂行业直接进入了衰退期,厂房窑炉被毁,人才流失,即使新中国成立,这种颓势也没有好转,紫砂业一度处于低迷期。为了挽救民族文化,为了重振紫砂昔日的辉煌,国家建立了紫砂工艺厂,统一管理紫砂壶的生产和销售,这个时期诞生了很多制壶大师,尤其是以顾景舟大师为首的“紫砂七老”,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紫砂事业的建设大军中,为紫砂壶的再次发展和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顾景舟大师为例,他出身于江苏宜兴,十八岁就开始跟随家人学艺,他在临摹时大彬、陈鸣远等大师作品中成长,在上海学艺时吸收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从早年的仿制,到中年的自创,直到晚年的改变,顾老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物以致用”的艺术之路。除了顾老,蒋蓉、吴云根、王寅春等大师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紫砂的重新崛起付出了太多太多。
回顾紫砂发展的历程,从紫砂鼻祖供春到紫砂泰斗顾景舟,紫砂壶艺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六百年,这过程中有辉煌,有低迷,好在有默默相守的艺人作伴,宜兴紫砂坚挺地走了过来,并在风雨后迎来了彩虹。其实从这些艺人身上我们就能看出,紫砂壶为何能取得成功,因为这些紫砂艺人都没有墨守成规,他们一直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供春制作了第一把仿生壶,时大彬设计了全新的制壶方式,陈鸣远开创了花器壶,陈曼生带着他的“曼声十八式”将文人壶推向了高潮……正是这些孜孜不倦、默默奉献的紫砂艺人将紫砂壶艺推向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使得宜兴紫砂成为家喻户晓的茶具艺术。
紫砂壶艺的最大特点就是古朴、典雅、气韵生动,而这种特质的实现除了和紫砂泥本身的泥质息息相关外,还和紫砂艺人的技艺手法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人好奇紫砂泥的这种神奇功效,对其结构和性能做了科学的检测与分析,科学依据证明:紫砂泥中含有大量的云母碎片、石英、粘土、氧化物成分,这些成分在紫砂的塑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云母和石英共同构成了紫砂的砂性,有的紫砂壶表面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有的壶表用手触摸,颗粒分明,这就是云母和石英砂颗粒。粘土是紫砂器的主要成分,它的性能决定了紫砂泥的可塑性、干燥性、收缩性等等。氧化物则是决定了紫砂器的成色,保持了其最原始的色泽和手感。
紫砂作品《雄安锦绣壶》借用紫砂泥的特性塑造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雄安。纵观雄安的发展,和紫砂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雄安新区是国家级的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处于北京、天津、保定的腹地,如果在古代,雄安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搁在现代,则是重要的经济枢纽。雄安的崛起,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见证着我们国家这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如今的雄安,正如这座城市的标语:“早春时节,燕赵大地,万物复苏,朱花碧田,竞相添颜色。跟上春天的脚步,打翻春天的调色盘,共赏我们的锦绣雄安。”
艺人有幸在节假日游玩了这座世界瞩目的“未来之城”,这里茶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花开四季,万物竞茂。从雄安归来后,艺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震撼于雄安的科技发达,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期盼,于是动手制作了这样一把具有纪念意义的紫砂壶,并起名为《雄安锦绣壶》。作品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器型设计,在简洁中又颇见功力。壶身刻字,直接点明作品的创作主题,简单明了。此壶的壶身圆润饱满,虽是圆器造型,但是除了“圆”之外,还给人一种挺拔之感,线条在变化转换之间也是充满了力度。艺人在泥料的选择上也是非常用心,选用了清水泥制作,色泽绯红,光润明媚,既增加了作品的美观性,又有意识地迎合了“中国红”。流畅的线条在壶底开始收拢形成平稳的圈足,庄重而踏实。壶嘴为三弯流,出水非常爽利。壶把为传统的耳形,中规中矩,与壶嘴遥相呼应。圆形壶盖上的壶钮设计非常吸引人,这也是作品造型的一大亮点,如宝塔似的壶钮高高耸立在壶盖上,仿佛要插入云霄。艺人这样的设计其实有两层用意:一是以壶钮来寓意如今雄安的繁华,高楼大厦比比皆是,满目都是城市的繁华;二是以壶钮上一层层的纹饰来暗示雄安未来的发展将会节节攀升。壶身上陶刻“雄安锦绣壶”则直接将作品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雄安新区,这座世界瞩目的“未来之城”正在神州大地上拔节生长,千栋楼房渐次拔地而起。其实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止发生在雄安,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崛起。
欣赏紫砂壶,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走进雄安,我们感叹一个如此高速发展的城市正在中国建立起来;欣赏《雄安锦绣壶》,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沐浴在城市建设、文化复兴的阳光下,用心去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