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铭芳
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历史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其中艺术陶瓷作为陶瓷创作题材中的一门重要品类,历史也相当久远,几乎与陶瓷的发明同步。随着陶瓷烧制技术的进步,各种陶瓷艺术表现手法由简单至复杂,艺术陶瓷也因此迎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
陶瓷所涉及的工艺品类广泛,在生活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其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特点,所以人们也称“瓷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它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拥有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和独有的风格特点,以精湛、深远的艺术造诣,成为了我国装饰艺术中一门优秀的传统表现手法,历来深受海内外的陶瓷鉴赏家和收藏家的喜爱和推崇,并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与肯定。
陶瓷艺术深受历史和人文影响,作者借鉴这些元素的艺术品来与观者互动,在体现出时代精神的同时,陶冶人们的品德情操,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视觉需求。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独有的人文精神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不可或缺,如果一件陶瓷作品同时包含着恰到好处的审美角度、渊博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那么在提高欣赏价值的同时,更能起到提升思想情感附加值的境界。
从审美角度来看,独特的设计灵感是陶瓷艺术的起源。陶瓷彩绘装饰因绚丽多变,所以更是陶瓷技术工作者个人审美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装饰工艺发展出多种装饰技法,如粉彩的出现比古彩在用色上更为丰富,而随着陶瓷材料日渐丰富,应运而生的新彩无论在画面表现力方面,还是在画面釉色运用上,粉彩都有更为明显的进步,创作技法也更为灵活,在新彩基础上还发展了墨彩、刷花、贴花等釉上彩种类。到这里,陶瓷彩绘的装饰在画面效果的表达方面已经达到亦真亦假、亦梦亦幻的审美效果。
浓厚的历史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内在。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被人们赋予象征性的生命力,除了其本身所蕴含的审美价值,更在于其本身承载的文化价值,陶瓷工艺也不例外。陶瓷装饰工艺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都有它的文化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陶瓷工艺的审美价值有时候便超过实用价值,其中,陶瓷的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装饰的出现,便是人们审美动向的直接表现。这些装饰工艺发展到后期,主要装饰特征是将传统的国画工笔技法与陶瓷介质相结合,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这项工艺发展的强大文化保障。
精湛的制作工艺相当于陶瓷艺术的根基。陶瓷艺术属于工艺美术,它在装饰作品的创作中也自然有着自己特殊的工艺品控,其中,最显著的工艺性是它在创作中独有的二次烧成技术,由于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所以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还注重烧制的技法是否成熟,这也是一种潜在的艺术标准。釉上彩装饰技法使用在原料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入前与入后没多大变化,所以相对于其它装饰艺术的工艺来说,整体画面效果中能够较为稳定地掌握,而且它在绘制的时候可以多次修改,具有灵活性。釉下彩装饰技法的优势在于釉面的抗火难度低,将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使画面在釉面的覆盖之下色泽更为温润,但由于是高温烧成的原因,能够适应的色料较少,且难以掌握颜色的变化,所以对整个创作的过程更具挑战性。釉中彩一般用于餐具中,由于在烧制过程中油料因温度升高而将颜料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的原因,所以造价较高,但相比之下较为健康环保。这些工艺随着科学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其灵活性和多变的工艺特性使得它能够在陶瓷装饰上占据重要位置。
艺术有时候是主观创造性的,但文化的属性是相通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成就。艺术陶瓷的形成,结合了地域的文化特点,符合人们的审美意识。这些特点潜藏于线条、色彩、构图、题材等元素中,作者以精巧的构思将这些元素结合,便成了如今的艺术陶瓷。又或者说,艺术陶瓷是具有宽度的艺术,因其容纳了更多文化与情怀,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凝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