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原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中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进程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更有着沧海遗珠般的非遗手工艺品资源。非遗手工艺品不是没有生命的艺术种类,其中蕴含着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非遗手工艺品加以研究,从中可以探析背后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发展特征,从而对我国社会历史演进趋势以及艺术发展特征加以更加全面的把握。从这一角度来讲,对中华优秀文化之非遗手工艺品加以传承和发展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中国地质丰富,疆土辽阔无边,各地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留下了多样化的非遗手工艺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应当基于我国非遗手工艺品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纪录片等媒体宣传手段对于非遗手工艺品加以宣传和保护,连接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连接艺术与生活。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融入现代文化发展理念,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优秀非遗文化加以传承。
非遗手工艺品是“核心素养”的“文化内涵”的一环,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具有传统性、人文性、审美性、艺术性等特点[1]。非遗手工艺品魅力独特,且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当中不断包容吸收不同的文化,实现了丰富的艺术特色。现代化信息技术冲击下,应当采取相关举措对非遗手工艺品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加以传承。非遗手工艺品包含着丰富的传统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品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媒体宣传活动开展当中有利于对传统手工艺品艺术文化加以传承,同时融入创新性因素,丰富其中蕴含的时代特征继而推动传统手工艺品艺术文化及相关产业获得持续性发展[2]。引导人民群众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精髓,从而在参与手工艺品活动的过程当中塑造良好的手工艺品艺术素养。非遗手工艺品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及创作形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激发着学习兴趣和艺术素养的形成。
非遗手工艺品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不仅可以利用其创作出多种手工艺品艺术品,同时也具有着保护环境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将非遗手工艺品传承活动融入新时代媒体宣传活动当中不仅可以引导人民群众对其表现形式及其内涵加以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体会传统手工艺品艺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在此基础上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尤其是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在经济不断朝着全球化趋势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文化的输出也成为引导我国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4]。非遗手工艺品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扩充我国在手工艺品市场当中的占有量,从而增强包括手工艺品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是国际当中的影响力[5]。在这一过程中当中又可以吸收和利用国际优秀文化内涵,并将其引入包括我国手工艺品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当中。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手工艺品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国际潮流发展的需求。
将纪录片应用于非遗手工艺品文化保护当中,能够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还原和再现历史事件的重要情节[6]。作为手工艺品历史文化资料的重要见证,也可以作为纪实资料的补充。纪录片以影像记载的形式,全方位展示非遗手工艺品文化产生的渊源,发展的足迹以及现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全方位的展示非遗手工艺品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除此之外,纪录片往往是以叙事化的形式对非遗手工艺品文化加以展示,追寻的手工艺品历史源头。以时间空间等为主要维度对非遗手工艺品文化加以介绍,其取材也往往源自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具有着故事的真实性和历史的深厚性[7]。在记录和传播的过程当中,可以将非遗手工艺品文化深入人们的内心 以真实性与戏剧性并存的故事讲述方式将观众带入非遗手工艺品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其树立非遗手工艺品文化保护意识。
纪录片作为极具宣传力和号召力的媒介渠道,应当利用其对于非遗保护进行大力宣传。在开展宣传活动的过程当中,前期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有关纪录片编辑人员及其他工作者应当自觉深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当中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在查找非遗保护类别的基础之上对其保护现状以及现实需要加以记录。为了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方便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可以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对其加以记录,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来开展具体的纪录片非遗保护宣传活动[8]。通过对非遗保护类别加以分类来对其量身定做纪录片编辑和录制内容及方式,使得纪录片宣传既可以充分展示我国非遗保护类别及其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全民参与非遗保护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非遗保护纪录片展示方式来看,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可以设立专门的纪录片播放网站,将其归类呈现,民众可以根据自身的观看兴趣来选择非遗保护纪录片,以此来加强群众对于非保护的了解。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网站内部设立评论区充分吸纳观众对于以非遗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制作与宣传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架起群众与非于保护活动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可以实时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纪录片编辑内容及形式的喜好,从而扩大群众支持根基[9]。
非保护文化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非遗保护活动开展的主要力量也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利用纪录片开展非遗保护宣传活动,应当以深入群众生活叙述故事为基本前提[10]。在纪录片制作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当选择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非遗产品地区来展开拍摄,对当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运用到的非遗产品加以介绍,对相关情景加以系统的展示。引导观众在参与纪录片观看的过程当中,自觉融入非遗保护氛围当中,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就纪录片拍摄形式的选择方面,最好选用镜头推进的方式来展开,在选择带有非遗保护文化氛围的民众生活地区来进行选景,采用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的镜头推进方式来对非遗保护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情况加以展示。在对白内容的设计方面,首先要注重符合群众日常生活真实现状,其次,应当在保证对白语言运用通俗化的基础之上,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为其增添文学性因素。使观众在跟随纪录片内容深入群众生活,了解非遗文化传统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了解更加全面的非遗保护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对白及视频创设的民族生活情境当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保护意识,从而在而后的日常生活当中自觉融入非遗保护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借助深入群众生活展开叙事,为纪录片的制作融入更加深厚的文化意蕴[11]。
再利用纪录片对非遗手工艺品及其艺术内涵加以传承和保护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传统的纪录片录制与新兴媒体手段相融合,拓宽非遗保护宣传渠道。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之下,除电视纪录片,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手段以外,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并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媒体宣传的中坚力量。因此,纪录片录制可以以短视频播放的形式相融合,建立属于非遗保护部门自身的短视频官方账号,将录制好的纪录片根据不同的手工艺品种类包括虎头鞋,布老虎等等加以分门别类,按照手工艺品类别推出统一系列的短视频[12]。在短视频当中,对有关于非遗工艺品类别的相关文化常识等信息加以介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对非手工艺品种类及其特征乃至历史发展渊源加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以此来扩大纪录片宣传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利用纪录片开展我国非遗保护活动,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手工艺品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尤其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多样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我国非遗保护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技术支持。因此,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在革新理念的前提之下,立足于我国非遗保护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合理利用纪录片开展非遗保护活动,发挥其对于我国非遗保护效率的促进作用。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人民群众民族自信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