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21-10-14 10:55邓淇尹张娜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效能高职

邓淇尹 张娜

摘  要:本研究以手机依赖和自我效能感为出发点,探讨自我效能感对“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探寻降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水平的实证依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某高职院校“00后”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自我效能感的整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接受调查的334名高职学生中,有119名手机依赖者,占总数的35.63%;女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学生手机依赖差异并不显著;独生子女手机依赖在失控性上高于非独生子女;“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各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134-03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89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达21%,数量最多[1]。手机已成为“00后”高职学生群体不可或缺的日常学习生活工具之一。手机的使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便捷,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使用成瘾,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正逐步引发社会关注。本研究以成都某高职学院“00后”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手机依赖状况和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提升高职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生命意义感。

一、手机依赖及自我效能感概述

(一)手机依赖症的定义

Lin等人认为,包含以下症状的情况可以认为是手机依赖:全神贯注地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时间比预期的更长,无法抵制使用手机的冲动;需要使用手机才能获得满足感;在不使用手机一段时间后会烦躁不安;尝试减少手机的使用失败;尽管知道由于使用手机而造成持续或反复出现的身体或心理问题,手机仍继续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手机导致持续或反复出现的生理或心理问题[2]。我国学者柴晶鑫将手机依赖定义为个体在长时间痴迷使用手机时出现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状态,将长时间痴迷使用手机的时限定为每天超过4小时[3]。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受到一定的外部刺激而过度或不当使用手机,形成手机成瘾或手机依赖的心理,导致无法控制使用手机时长的行为,以致引发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具体行为活动前评估自身能否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判断和信念,是否认为自己拥有执行任务或实现目标所需的技能,会影响个体的思想和动机,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4]。手机上丰富高效的信息会导致“00后”大学生产生自我怀疑,影响高职学生群体并未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00后”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缺失,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很大程度使学生消极被动处理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手机依赖对 “00后” 高职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手机依赖能对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危害[5]。长期沉迷于使用手机能显著预测个体焦虑、抑郁和自尊水平,降低大学生幸福感。手机依赖还会严重影响个体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出现睡眠质量低等问题[6]。

(二)生命意义感缺失

高職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依赖严重影响了其生命意义感。因为高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安装手机各种应用软件上,如游戏、购物、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没有时间进行正常的学习、社会实践、人际交往,长期使用手机会使他们产生空虚、无助、孤独感、社交恐惧等情绪。

手机软件的多样性和娱乐性严重消磨高职学生的意志,过多杂乱、负能量的信息对他们的理性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高职学生的生活目标,出现逃避现实的现象[7]。

(三)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管理和家庭亲子关系

“00后”高职学生刚进入大一,无论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都在使用手机,上课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既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严重破坏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沉浸在手机依赖的高职学生家庭关系疏离,当父母发现问题时势必会批评教育,但这个年龄阶段的高职学生大多都不愿接受父母的教导,强烈的抵触情绪导致父母与子女关系恶化[8]。

三、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00后”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4份。其中,女生142人,男生192人;调查对象中,来自城镇的有85人,来自农村的有249人;独生子女86人,非独生子女248人。

(二)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黄海等人2014年修订的《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对“00后”高职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进行测量。该量表采用5级计分法,包括了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4个维度,共计17个题目。量表得分越高,手机依赖倾向越严重,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5)。

研究采用王才康等人2001年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00后”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该量表共10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三)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手机依赖和自我效能感在变量上的差异,用相关分析检验自我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

(一)“00后”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现状

根据《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其中第3、4、5、6、8、9、14、15题是手机依赖筛选题,若有5题及以上题目选“是”,即可判断为手机依赖者。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334个“00后”高职学生中,手机依赖成瘾者119人,占35.63%;手机使用未成瘾者215人,占64.37%。整体来说,这个群体中手机依赖者比例相对较低。

(二) “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与自我效能感的描述分析

对“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四个维度和自我效能感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00后”高职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等四个维度的平均值分别是24.16、12.30、9.37、8.31,自我效能感平均值是25.73。数据表明,这个群体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依赖性。

(三) “00后”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与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如表3所示,在“00后”高职学生群体中,男女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三个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地学生手机依赖程度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失控性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30,p<0.05)。“00后”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t=-2.15,p<0.01),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81,p<0.01)。

如表4所示,手机依赖各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说明“00后”高职学生的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水平越低,自我效能感越高。

五、讨论

(一)“00后”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和自我效能感的总体分析

本次通过对334名高职院校“00后”大学生调查发现,手机依赖者占比35.63%,要稍高于本科院校的普通大学生群体检出的手机成瘾者占比率27.8%,说明与普通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相比,“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务必引起学校、家庭及自身的高度重视。

在性别差异上,女生手机依赖倾向比男生严重,在戒断、逃避性、低效性三个因子上明显高于男生,这跟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差异的出现应考虑男生在手机游戏使用的时间更长,“00后”女生则花更多时间在手机短视频、直播或购物方面,依赖性直接导致情绪的稳定程度,对生理或心理的负面影响更严重。在生源地方面,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手机依赖上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手机依赖明显比非独生子女严重,在失控性上较为明显。考虑到独生子女家庭中受到更多重视和关注,进入大学校园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更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手机依赖程度较为明显。

“00后”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在上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家庭环境和生存环境不同,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对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会更明确,城镇的学生由于社会背景和家庭成长经历,进入大学后常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目标感缺失。因此来自农村的“00后”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城镇学生。

(二)“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相關分析表明,“0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这跟大多数研究和普遍认知一致,手机依赖程度越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越低,说明手机依赖对“00后”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 (2021-02-03). http://www.gov.cn/xinwen/2021-02/03/content_5584622.htm.

[2] 黄薇薇.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生命意义感关系探索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21.

[3] 李宇航.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锻炼态度与行为和手机依赖的关系[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4] 甘启颖.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效能与手机依赖关系剖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06):63-66.

[5] 蔡发群. 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与心理资本相关关系调研[J]. 中外企业家,2018(24):148-149.

[6] 王福忠. 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幸福感与手机依赖关系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7,16(06):106-108.

[7] 陈亦萱,郑楚萍,陈法江,等.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风,2021(17):140-141+153.

[8] 黄省舟,周蜀溪,于敏章,等. 新时期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21(07):83-85.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2020年度课题“高职学生心理资本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XLJKJ Y2034B);2019年四川省心理学会科研项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H20191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淇尹(1983—),女,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娜(1978—),女,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效能高职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