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便是具有不断被解读、不断启人思考的力量,要成为优秀的编剧,便必须具备反复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的能力。本期“沙龙”我们继续请“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编剧来谈谈对“再读经典”的感悟,他们是来自话剧、戏曲、儿童剧、舞剧等各舞台艺术门类的80后青年编剧,此次参加“计划”学习使他们有机会系统地重新阅读经典剧作,那么这群步入而立之年的青年编剧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
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力量
杨浥堃|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艺术作品中的“恒定性”与“当下性”,是创作者与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但在经过了时间与观众考验的经典作品中,“恒定性”与“当下性”往往能取得完美统一。创作者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与分析,不难把握经典之所以流传的“密码”。
经典作品为后世的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的“范式”与“抓手”:从构思的起点、作品风格样式的确立,到结构的拣选与搭建、场面的连接、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今天的创作者都不难在其中找到自身需要学习的部分。例如:在《玩偶之家》中,可以窥见易卜生对当时社会变革敏锐的捕捉与把握,他选择的人物关系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在《樱桃园》中,“契诃夫式”的明场戏与暗场戏的拣选,以及对场面与场面间的精巧铺陈,是值得编剧思考的问题。莎士比亚的戏剧在百余年中长盛不衰,《科里奥兰纳斯》中主角性格的多侧面,使不同的后世排演者都能从中找到不同的表达角度;《威尼斯商人》的经典双线结构极度精巧,主要角色夏洛克可怜又可恨,在他身上除了人物性格,甚至可以当作当时社会的研究标本。
经典作品常演常新,也需要常学常新。创作者不妨时常回归经典剧本的阅读,因为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一把有关“创作方法论”的钥匙。读懂一部经典作品就是获得了一种学习、创作的方法,它会带领创作者,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关注当下的社会与生活,从而进一步辅助创作。
从经典中获取创作主题
杜薇|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我们在创作时会因为选材而苦恼。明明大家都生活在海量信息的现代社会里,却时常会觉得抓不住生活中的潛流,找不到有分量的主题。再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从若干素材和感受中抓住有价值的主题。
比如果戈里的《外套》,讲的是办公室的一个普通职员的生活,主题是在生活碾压之下,阿卡基是否出卖自己灵魂,或者说是出卖了灵魂之后的悔恨,阿卡基是一个越努力越“下沉”的角色。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他的愿望就是想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却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最后祥子沦落成了一个刻薄的、见义忘利的、出卖革命党的浑噩之徒……《骆驼祥子》的主题是被生活裹挟的人的堕落。
反观我们的生活,不到处都是阿卡基和祥子吗?天通苑的地铁口,燕郊的通勤班车,填满996码农的互联网大厂,滴滴网约车的平台,体制内单位的走廊里……到处都是疲惫不堪的阿卡基和祥子,这些都是经典和现实生活中的照应。
还有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映照现代的两性关系;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对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理解;《高加索灰阑记》对应现代亲情伦理的思索;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家国情怀……从我们的生活场景里,可以捕捉到许多耐人寻味的、具有悲剧性的瞬间,我们容易抓住生活的表象细节,却不容易挖掘出现象之下的深刻主题,其实这些主题往往就在经典里。
一回拈出一回新
徐珺蕊|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如果说古往今来的学识翰若星辰,那么经典便是苍穹之中最明亮的月,经过漫长岁月而历久弥新。经典是漫长时空的回响,是人类文明的光芒,是治愈心灵的良药,是充满希望的远方。
我们从《上海屋檐下》中感受到彼时现实与当今现实之间的紧密连接,尽管物换星移、时代变迁,联结人类的普遍情感却如此相似。看似与外界无干的“上海屋檐下”五家人栖身之所,又何曾是一个世外桃源的孤岛?而《李陵碑》中的报国无门、丧子之痛,不亦是人类穿越千百年来的为之肝肠寸断的情感主题吗?覆巢之下无完卵,谁,又能独自苟且?
我们从古老的戏曲艺术中体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意义,亦在当代戏剧中思考戏剧本体的回归与深刻内涵的表达。正如列文的《安魂曲》取材于契诃夫的小说,壁虎剧团的《外套》尽管以肢体为主要表现手段,却紧紧抓住了果戈里小说的内核——灵魂拷问。撒旦与上帝、在现实与欲望之中的小人物的挣扎,使得所有的形式感得以串联和合理化,在一番喧嚣之后回归到最深刻的审视。
不同年龄段和心性下,阅读经典的收获亦有所不同,正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初读《海达·高布乐》时,容易简单地将海达的悲剧命运归咎于个人性格。而若将其与《玩偶之家》横向对比,当娜拉摔门而出与海达扣动扳机的两个瞬间同时浮现在眼前,人物面对“现状”时在能力与欲望、意志与限制之间纠结、挣扎、自我放弃或是救赎的不同抉择,便凸显得淋漓而鲜明。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具备超越了作品时代本身的表达。经典仿佛一扇窗,为人们开启了广阔天地,每当深入其中时,不仅能够读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境地,更能回望历史、探寻世界、观照自身。
重读经典 精读经典 常读经典
谷依曼| 中国歌剧舞剧院
“眼高手低”经常被用来吐槽一个人好高骛远,却又能力有限,目标总是难以完成。对于创作而言,“眼高手低”固然是大忌,但其中的“眼高”却是必要的,甚至是首要条件,即要知道何谓“好作品”和“好”在何处。那么,读经典就是带领我们触摸行业边界最重要且唯一的途径。
经典剧本作为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典范性、权威性,最有价值的作品,反复阅读是必须的。在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中,我们再次走进经典。可以说在重读经典时,精神受到的洗礼和愉悦程度是难以言喻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从简单的阅读走向深入的精读,掌握“读”的方法非常重要,应要求自己用“拉片子”的方式“拉剧本”,在充分了解剧情的基础上,分析戏剧结构、剖解戏剧情境、深入人物关系,继而积极调动个人的情感体验,体察剧中人物真实而隐秘的情感世界。
做到“眼高”不容易,因为对于经典,要一时读,更要时时读。也唯有此,“眼高”才能避免“手低”,走向“手高”。
新的阅读 新的感悟
伍晋|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
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阅读经典,是我们求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功课。然而,如何阅读经典,用怎样的方式阅读,却有着大学问、大智慧,它直接影响到收获的多寡、感悟的深浅。我们日常阅读经典,由于受到自身知识、阅历、经历的限制,获得的灵魂滋养非常有限。而此次的重读,在一位位名师的指导下,却有种拨云见日、脑洞大开的感觉。他们有的从经典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本身的境遇、思想开始剖析,去追寻经典孕育的奥秘,不同的阅读方式,带来不一样的感悟。他们为我们把经典的一扇扇窗户打开,让我们得到新的启迪,又发现一个个宝藏的惊喜,获得站在巨人肩膀上俯瞰万里江山的豪壮与深刻。学会好的阅读方式,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经典之门的钥匙,让我无比欣喜,更增强了我们追求卓越的动力。新的阅读,新的感悟,我将用新的阅读方式,去一遍遍重读经典,去感悟经典留给我们的智慧和启迪。
重读经典——发现与重逢之旅
谭佩| 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总有难以忘怀的人与事——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窦娥申冤六月飞雪……总有不可名状的情愫与挣扎——“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经典,述说着世事沧桑,却又如黑暗中的灯塔,给与希望和指引。而重读经典,则是一次发现与重逢之旅。
经典作品值得反复品读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总有新发现。文字不会变,可随着读书之人的年齡与阅历的增长,曾经一知半解的,甚至是忽略的,总能在重读的时候带来新的感悟。“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现经典的魅力,大智慧往往大道至简,不会说教,也不会逐条列明企图,只是安安静静讲一个故事,将复杂的人性融入人情世故中,供后人细细品味。
品味,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时间去生活,深入的、沉浸的、忘我的、清醒的;需要时间去感受,酸涩的、甜蜜的、苦楚的、热辣的;需要时间去体验,得到的、失去的、求而不得的、挥之不去的;需要时间去总结,成功的、失败的、无疾而终的、无可奈何的……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们才又能在文字里品味出新的况味来。
作为编剧,我常在研究怎么说、怎么行动,常害怕没说明白、动机不够。重读经典才发现,作品中别看它说了什么,真实,在没有说的地方。别看它做了什么,题眼,往往是没来得及做的遗憾。
这不正是人生么?最最真实的人的常态:想说的,往往词不达意,做了的,又常常事与愿违。
重读经典,这场发现与重逢之旅需要我们花点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才能成为贡献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重温经典 观照当下
高志娟|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伊塔洛·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永远不会完结它所要述说的东西。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经典作品因其所承载的价值内容的永恒性和丰富性,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中找到共鸣,岁月的流逝毫不撼动它闪耀的光辉,反倒时间在经典作品那里是一种财富和积淀。
譬如被称为“美国戏剧良心”的剧作家阿瑟·米勒,虽然其剧作关注的是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存在的严峻危机,《推销员之死》写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桥头眺望》反映的是偷渡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大潮,《萨勒姆的女巫》则立足于麦卡锡主义在好莱坞盛行,伊利亚·卡赞交出告密名单这一真实事件……这些剧作始终扣紧时代脉搏,作为当时的现实题材作品得到了处于同一历史维度、对社会之殇时代弊病具有同样焦虑情绪的读者高度的认同和接纳。今时今日的我们,重温这些剧作依然会被打动,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其作品内部蕴含的情感母题。在《推销员之死》中,有道德瑕疵的老威利被塑造得非常生动,他与儿子之间有不可弥合的情感障碍,他对孩子要求极其严格,亦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希望,遗憾的是,在生活环境和经济窘境的双重压力之下,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以至于发展到相互欺骗、反目成仇,令老威利备受打击,从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成为摧毁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父亲形象的崩塌、父子情感的困境,已经不仅限于彼时彼地,而呈现出无时无地不适用全人类共通的具有当代性的情感道德境遇。
阿瑟·米勒的作品讲出了“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这对我们当下寿命极短的现实题材创作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观照。作为创作者,重温经典的最大意义就是以经典检视自己的笔墨,我们的作品着眼于当前事件和当下热点的同时,要跟类似于阿瑟·米勒这样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学习,构建一种穿越时空的人类普遍共通的情感母题,这样的作品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这样的作者才是负责任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