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冰
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方向,打开真正有价值的生活,而不是把幸福建立在做“人上人”的标准上。
“既然有成功学,为什么不能有普通学?”如今,当“成功学”的浪潮仍然在“内卷”“996”等场景中翻涌时,“普通学”犹如一剂良药,抚慰了众多处于某种价值困境中的年轻人。“普通学”看似与“成功学”相对,但是它的内核仍是认真努力,强调在接纳自己的前提下,不在乎他人目光,不盲目追名逐利,将积极的心态运用到更为多元、广泛的生活场景。
“成功学”背后的“体面陷阱”
沪漂小亚,最近特意把家搬到了愚园路。当周末全国各地的人前来这条网红路上打卡时,他享受着作为“本地人”住在愚园路的“优越感”。小亚没有选择回家工作,就是因为小城市永远无法给他提供“住在愚园路”的标签。
“如果没有体面的支撑,那么‘漂就毫无意义。我知道这很虚无,但这也是我沪漂的支点。”小亚说,有一天体验够了他自然会离开,上海的房价太高,他也无法真正留下来。
与小亚有着相同心态的人不在少数。
成功考入北京一所985高校的小新,在大学里憧憬自己能在北京扎根,过上“主流上进、符合别人期待”的生活。为此,大学期间她辗转去各大公司实习。从记者到编导,她尽力尝试着每个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但离这种生活越近,她就越焦虑。拥挤的地铁、毫无规律的作息、落不了的户口、重复的加班……这些都成了小新对北京的痛苦记忆。
如今回忆起实习生活,她还是会感到一种无力:“当我每天上班挤地铁,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我都會有流泪的冲动。”
小亚和小新知道,自己正处于某个“体面的陷阱”中,它既让人痛苦,又给人无限的吸引力。“如果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又有多少人会拒绝呢?”小新后来没在北京找到合适的工作,回到广东某县城做了公务员。现在她仍把离开的原因归结于自己“不优秀”。
从小学时候上报纸到出国留学读研究生,阿华表示她的人生从小就充满了胜负和竞争。“一次考试拿了第一,就开始担心下一次能不能保持势头。这一届选举当上了班长,又开始担心下一次能不能连任。我不光考试要考第一名,还要去参加各种比赛。如果平时对比赛表现得不积极,班主任就要找我谈话。”
“普通学”里的积极自省
如果说追求成功是许多人眼中完满人生所必达的方向,那么追求普通更像是一场自救,即:自己想通,与自己和解。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别人眼里的成功并不见得适合自己,于是停止跟风与比较,开始跳出“陷阱”,过好自己的人生。
不少受访者提到,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太具功利色彩:拥有高收入、高学历、体面的社会地位或是能在大城市生活、能出国留学才被视作“成功”,这导致他们将外界的评判当成自己的需要,追逐着单一化、模式化的成功。“总是在不停追逐,却没真正想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努力。”
虽然小新觉得自己“不优秀”,但她回到县城后,并没有消极倦怠。她接受了自己的普通,表示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过得有没有价值,不能仅靠在哪里工作来简单判定”。当她想通这一点时,她发现周围有很多和她一样的人。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将这种价值观称为“普通学”,鼓励大家“放下,接纳,自信,不要停止努力”。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吕厚超说,走出“体面陷阱”,追求“普通学”,其实是从学校导向到社会导向的一个过程。大家看到了学历之外的现实因素,继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今年马上读完医学博士的小鸣,对此也深有体会。她和父母以前觉得小县城出身的她能够读到博士,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但今年找工作期间,她发现这个时代出国读博的人一抓一大把,国内博士更是不缺。相比之下,自己并不突出。
“考虑到大城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即使我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我的生活也不会幸福。”小鸣说,目前她正在积极调节心态,日后可能会选择回家乡县城工作,“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优秀的定义很多,而不是一定要靠留在大城市来证明”。
如今28岁的阿华表示,她花了好几年才逐渐走出以往教育对自己的影响。“我其实本性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还是渴望聚光灯。但我希望我能够为我喜欢的事情奋斗,而不是困在金光闪闪的‘朋友圈里,在一味的比较中盲目往前冲。”
渐渐被“普通学”包围的我们
“普通学”的流行,要从2020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李诞的一句“人间不值得”几乎演绎成了一种时髦的“丧文化”,李诞也借此做成了一门“丧生意”;陈绮贞、王源、莫文蔚等24名歌手联合发布了《不完美人生指南》专辑,主张“不完美才完美”;中国出版市场出版了美国的《及格家宣言》《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这口毒鸡汤我们喝了很多年,终不知味,不如减小火力, 拥抱普通带来的愉悦。”不少人都在评论区表达着类似的观点。
这一年,豆瓣、知乎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讨论甚至追捧“普通学”的年轻人。
他们组织起“985废物引进计划”“不太时髦”“不要买 | 消费主义逆行者”等热门小组,一面用自嘲掩盖压力和无奈,一边在群组中彼此安慰。
他们提出“做一辈子普通人是什么体验”“终于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的事实,是成熟了还是向社会低头了”等问题,并收集成为“普通学”专题,浏览量破亿。
其中“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其实是个普通人?”的话题于2018年建立,在2020年迎来讨论热度的高峰,关注者近3万人,浏览量近亿。这个话题的回答者中,有小时候自认为有下棋天赋的大V,有医学话题的优秀答主“六层楼”,他感叹,“即使是最顶尖的大专家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刻”。
那么,我们该怎么定义“成功”与“优秀”?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复旦大学中文系梁永安老师在他个人的B站视频账号上分享的话,被很多人奉为“普通学”的真谛。梁永安表示,现在不少学生都是“窄人”,目的性很强,只知道高分数、高绩点,而欠缺对人文、艺术、多元价值生活的关注,发展非常单一。“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优秀的普通人。这样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众生,然后踏踏实实地寻找到一个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情。”
梁永安说,“普通”指的是,这个人和大众拥有着紧密的联系,拥有宽度。哪怕他后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他的价值观都应该倾向大众。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方向,打开真正有价值的生活,而不是把幸福建立在做“人上人”的标准上。
综合《半月谈》、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