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1-10-14 09:21何理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应用型工程

何理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1]。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战略突破口,事关发展理念、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2]。2015年,浙江省确定了首批42所本科院校为应用型试点建设高校,并遴选出其中10所作为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9年,确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10所高校作为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验实训设备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迅速发展。工程训练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联系紧密,必须主动进行课程改革,改造升级传统工程训练项目,提升工程训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与工程训练中心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相比,很多高校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考核、师资建设等软件方面却远远滞后,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训练目标不明确

在工程教育认证越来越被重视的背景下,工程训练仍以验证理论知识或掌握加工工艺为主,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偏离工程教育的本质[3],对学生工程素养、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非常欠缺。

1.2 训练项目单一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程训练项目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传统的车、钳、铣、铸、焊等工种,各个工种间缺乏整体项目构建。在训练中基本上以教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项目内容陈旧、单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开拓创新思维。

1.3 教学模式简单

当前工程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快速改变,特别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重大科技变革,但当前的工程训练仍然沿用传统的“实践+讲授”的教学模式,很少采用任务驱动、工程探究、项目驱动等创新手段,学生缺少大工程教育观念的熏陶,缺乏真实工程案例的融入与拓展,综合工程能力培养缺失[4]。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简单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5]。

1.4 创意创新训练缺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6]。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缺乏创新活力,缺少相关工程应用知识交叉融合,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创新训练鲜有开展,无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无法适应产业技术创新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5 教学团队问题多

工程训练课程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大多数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是从校办工厂(企业)转制而来,部分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年龄大、学历层次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工程应用能力和教学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部分指导教师知识老化。受学校事业编制及用工模式的限制,专业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紧缺,团队人才结构难以优化,团队成员数量严重不足,队伍缺乏稳定性[7-8]。师资队伍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训练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2.1 加强内涵建设,确立学生在工程训练中的主体地位

工程训练作为综合性专业实践课程,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拓展创新训练项目,加强内涵建设,确立学生在工程训练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紧贴专业实际,从各专业就业方向、要求和特点出发,优化训练项目组合,打造特色训练项目,对训练项目内容作重大调整和改革,建立合理的、多维度、多层次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树立综合性、创新性的课程理念,基于学习产出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重构新型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使学生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积极打造以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9]。

2.2 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多种方式的实践方法设计

积极探索全过程管理的创新训练模式,以创新成果为导向、加强过程管理,从构思、选题、设计、加工到成果评定,开放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学科交叉、校企协同、虚实结合等创新机制,组织项目制教学,结合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结构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落实赛课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10]。利用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和竞赛项目,拓展学生开放型工程综合能力,强化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提升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匹配性。

2.3 拓展课程思政,加强教学内容设计

应用技术型人才[11]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所以在注重工程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把职业道德、职业心态和职业意识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结合工程训练课程特点,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思政元素、思政案例,有机融入到工程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利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来引导学生做到注重品质、刻苦耐劳、爱岗敬业。

2.4 坚持以用为本,注重实训全过程管理及三位一体考核评价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要求,坚持“以用为本”构建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目标。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训练全过程管理,及时完善工程训练过程管理信息表(见图1),以工程认知为基础,以工程能力为先决,以双创教育为追求,以工程素养为核心,达到“学习工程知识,增强工程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课程目标[12]。全过程管理资料包括工件图纸及评分标准、运行表、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过程管理信息表、“知识—技能—素养”考核表、成绩评定资料(成绩汇总表、成绩登记表)、实训总结表、应知理论试卷、实训报告等材料。成果资料要不断积累,为后续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教学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撑。

图1 工程训练过程管理信息表

2.5 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工程训练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保证工程训练教学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是工程训练教学工作的基础。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除了应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合格的教学技能外,更应具有系统的工程知识结构、较强的工程创造能力、过硬的工程教育能力[13]。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明确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把优化工程训练师资团队结构、提高工程教育能力作为工程训练教师团队建设工作的重点,拓宽人事制度改革思路,改革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高质量论文为主,转向以工程实践相关的设计、开发成果、学生竞赛指导成果、知识产权和专利成果,以及产学协同合作成果等为主要考核和评价指标。从加强工程训练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出发,改善工程训练教学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不断提高工程训练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工程训练教师的素质,建立起一支“懂理论、强技能、善创新”的工程训练教师团队[14]。

3 结 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背景下的工程训练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推进工程训练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坚持实践为根本、创新为驱动、交叉为方向、育人为目标,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应用型工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更 正1
更 正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探索研究——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双语字幕视频压制为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子午工程
美国与缅甸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1980-1988年项目回顾兼未来展望
工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