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毅,刘 欢,李 纯,铁 军,赵仁涛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
在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阴极上产生的结瘤长大后会接触阳极,导致阴、阳极间短路,进而造成阴极铜质量下降和高达3%的电流效率损失[1]。
已有研究表明,结瘤的成因有多种,如:阳极溶解时产生的导电杂质颗粒吸附于阴极上导致结瘤[2];添加剂的成分和配比不当会使镀层粗糙,严重时可导致结瘤[3];阴极倾斜会造成较大电流密度分布偏差,靠近阳极一端电流密度偏大,易形成结瘤[4]。这些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结瘤的形成机制,目的是从根源上避免结瘤形成。但在实际工业生产条件下,影响因素复杂,结瘤的形成难以避免,因此,研究结瘤形成之后的生长过程十分重要。结瘤的初始高度对电解电流密度分布及结瘤沉积形貌有很大影响,超过阈值高度的结瘤最终会形成树枝状沉积形貌[5-6]。研究铜电解工业生产过程中结瘤的生长特性,可以为结瘤导致的极间短路现象的预测或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在同一阴极板的5个不同位置安装不同初始高度的光滑的人工结瘤。阴极板和人工结瘤的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阴极板上结瘤位置(a)和实物(b)
阳极板为工业阳极板,尺寸为960 mm×1 000 mm×44 mm。阴极板自行设计,为3 mm厚的316L不锈钢材质,厚度及材质与工业阴极板的相同,工作面积400 mm×400 mm,小于工业阴极板的尺寸,此为避免人工抬起阴极板放入电解槽过程中,发生结瘤柱与阳极碰撞,或阴阳极板间碰撞。
结瘤柱初始直径均为φ6 mm,初始高度(h0)分别为2.5、5.0、7.5、10.0和15.0 mm。
阴极板放入电解槽端部,同时去掉电解槽最外侧阳极,以保证阴极板工作面只在有结瘤一侧,排除无结瘤一侧电流密度分布对结瘤生长行为的影响。阴极在电解槽中的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工业电解槽中试验阴极及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位置
极间距对电解生产有重要影响[7],缩短极间距可提高阴极铜产量[8],但也使短路概率增大[9]。
用无铜结瘤阴极板测定电流。用FS207-2kA-F-BFG光纤电流传感器测定阴极电流:将光纤电流传感器绕过试验阴极导电棒形成闭环,测量并记录阴极的实时电流。阴极板和光纤电流传感器在工业电解槽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依次调整极间距,持续测量对应阴极电流,直至电流稳定10 min以上结束测量。对5组电流数据,取稳定时长为10 min的数据组合后得到不同极间距条件下的电流,结果如图3所示。
a—40 mm;b—35 mm;c—30 mm;d—27 mm;e—25 mm。
由图3看出:极间距不变时,产生的电流基本恒定;随极间距缩小,电流逐渐增大。取各段电流平均值进行拟合得到如图4所示的电流-极间距拟合曲线。可以看出,极间距对电流影响显著:极间距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且二者可以用方程(1)来描述。
图4 电流-极间距拟合曲线
(1)
式中:I—极间距对应的稳定阴极电流,A;d—阴阳极间距,mm。
在工业生产中,改变某一对极板的极间距不会对电解电流产生如图4所示的显著影响。工业生产中,阴极板两个面均为工作面,两侧阳极产生的电流同时流入该阴极,缩小一侧极间距的同时,另一侧极间距会等距离增大,使得阴极总电流变化不大;而本试验中的试验阴极单面工作,其上流经的电流由一块阳极提供,改变极间距对其产生的电流影响显著。虽然以上两种工作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完全不同,但其本质机制是一致的。
因此,后续试验中,保持极间距为30 mm不变,以排除极间距改变对结瘤生长的影响。
2.2.1 结瘤形貌的变化
图5为不同初始高度的人工结瘤在不同电解时间下的形貌。可以看出:初始高度不同,电解12 h后,形貌变化不大,见图5(a)~(e);而电解24 h后,除表面镀层变厚之外,形貌随初始高度不同而发生较明显改变。初始高度小于7.5 mm,结瘤表面镀层颗粒较为细密,且生长较为均匀,见图5(f)、(g);初始高度大于7.5 mm,结瘤表层出现粗大颗粒,且由底部向上逐渐变粗,顶端开始发生冠状膨大,见图5(h)~(j)。
h0(电解12 h):a—2.5 mm;b—5.0 mm;c—7.5 mm;d—10.0 mm;e—15.0 mm。
结瘤形貌发生变化与铜在阴极上的沉积有关。无结瘤情况下,铜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原子,铜原子有序排列在阴极表面并均匀生长,从而形成结构细密、表面光滑的镀层。若阴极上存在较大凸起(引入铜柱),凸起上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密度,使得晶粒形成和生长速度加快[10],铜原子来不及在结瘤表面有序排列和迁移,而是一直在凸起处堆积,随电解进行即形成颗粒粗糙的表面[11]。
电解12 h,结瘤形貌变化不大,这是因为电解时间较短,铜沉积量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形貌变化,见图5(a)~(e);电解24 h,结瘤初始高度小于7.5 mm时,结瘤前端电流密度增大程度有限,铜在表面发生较为均匀的沉积,见图5(f)、(g);而初始高度大于7.5 mm时,结瘤前端产生的电流密度较大,铜在此处的沉积较快且不均匀,在结瘤表面形成粗糙的冠状膨大,见图5(h)~(j)。
2.2.2 结瘤生长量和生长速率的变化
以结瘤初始高度15.0 mm、电解时间24 h为例,结瘤形貌如图6所示,此条件下结瘤表面粗糙度最大。将结瘤垂直于阴极表面方向的生长定义为轴向生长,平行于阴极表面方向的生长定义为径向生长。
图6 典型结瘤形貌
由图6看出:沿轴向方向,结瘤不同位置的表面形貌均不相同。有关径向生长的描述均针对结瘤顶端而言,此处径向生长量最大。
对轴向和径向生长量分别进行测算,得到不同初始高度结瘤的生长量随电解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a—轴向生长量;b—径向生长量。
由图7看出:轴向生长量随电解时间延长而提高。电解时间12 h时,轴向生长量均在1 mm以内,对应轴向生长速率分别为0.010、0.035、0.050、0.056和0.063 mm/h,随其初始高度增大而增大。由此推断,结瘤的生长会进一步促进其轴向生长速率增大。
由图7(a)看出,电解24 h时:初始高度小于5.0 mm的结瘤(2.5 mm和5.0 mm)的轴向生长速率分别为0.039和0.041 mm/h,初始高度对轴向生长速率影响不显著;而初始高度增至7.5 mm 时,轴向生长速率提高到0.083 mm/h;再增大初始高度,轴向生长速率变化不大。因此,电解时间为24 h、结瘤初始高度为5.0~7.5 mm时,结瘤初始高度增大可显著提高轴向生长速率,生长速率增大率可超过100%;而当结瘤初始高度小于5.0 mm或大于7.5 mm,结瘤初始高度的变化对轴向生长速率影响不大,分别为0.040和0.086 mm/h。由图7(b)看出,对于径向生长速率,电解时间为12 h时:初始高度小于7.5 mm的结瘤分别为0.028、0.025和0.022 mm/h,初始高度的影响不明显;初始高度大于7.5 mm,显著提高到0.037和0.053 mm/h。因此,电解时间为12 h时,7.5 mm可看作径向生长速率变化的临界高度。电解时间为24 h时,结瘤的径向生长速率随结瘤初始高度增大而显著提高。
轴向和径向生长速率均随电解时间延长而提高。除电解12 h、结瘤初始高度低于2.5mm以外,轴向生长速率均高于径向生长速率,以轴向生长为主导。
在工业电解槽中,改变极间距,阴极电流发生变化,对结瘤的生长有较大影响;随极间距缩小,电流显著增大。
电解12 h,结瘤的形貌与其初始形貌相差不大;电解24 h,初始高度小于7.5 mm的结瘤表层形成细密均匀颗粒;初始高度大于7.5 mm,结瘤表层出现较多粗大颗粒,表现为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大,顶端开始逐渐形成冠状膨大形貌;结瘤普遍在轴向上生长得更快,随初始高度增大,径向生长速率快速提高,形成冠状膨大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