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园丽
(遂宁市船山区农业农村局,四川遂宁 629000)
低温、病虫、洪涝、干旱、霜雪等自然灾害以及技术问题等因素影响柑桔生长,进而造成损失。依据自然状态可将生产灾害分成孕育期、潜伏期、预兆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和平息期。且各自持续时间相同,即便在同一阶段,致灾因素的不同也会使持续时间不一样。部分柑桔风险灾害持续时间较长,比如旱灾等,是缓发性灾害,但是,绝大部分风险灾害是突发性灾害,比如冻害灾、技术性灾害、洪涝灾、病虫灾等。
柑桔生产风险成灾识别,对柑桔生产风险预防及应急救灾管理十分关键。成灾识别通常依据以往经验对灾害类型与级别进行判断,本文采取2种方法来识别柑桔风险的成灾,第1种识别法是以过去数年的历史灾情数据为依据,与柑桔产量变化展开相关性分析,对某个柑桔产区的主要柑桔生产风险类型加以识别;第2种识别法是观察记录柑桔生产风险灾害发生情况,并加以分类,确定风险灾害等级。考虑到柑桔生产风险存在多种类型,且数据收集难度较大,本文以自然灾害风险为例,探讨生产风险的识别方法及柑桔产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类别及等级。
干旱对植物生长的损害:枝梢生长终止,枝叶萎蔫或脱落,新梢枝体枯死,甚至大枝或桔株死亡;果实生长终止、萎蔫,甚者果实变小、水分流失和蔫亡;根系死亡,尤其是土表根系死亡概率更高。再者,干旱会诱发柑桔病虫害,比如红蜘蛛等,从而出现次生灾情。结合国内柑桔种植区生态条件与柑桔应对干旱的反应,可将干旱灾害损害进行如下等级划分。
柑桔遭受低温冻害后,叶、枝、干、根系和果实等都有一定损伤,可见冻害症状,轻则脱叶、枝枯萎或爆裂,严重者断枝冻死和整株死亡。结合冻后树体表现及当年度桔产影响,可将冻害分成以下等级。
干旱灾害的发生与我国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存在紧密相关性。我国气候特征以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影响为主,也就东南多雨、西北干旱。不同年份,冬夏季风强度、来临与消退时间、影响面都不同,使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差异显著,这是导致我国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柑桔旱灾因子以土壤干旱、空气干燥为主,据此可将柑桔干旱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两大类。空气过于干燥,柑桔植株蒸腾作用加强,柑桔根系所吸水分量难以补偿植株失水量,从而导致植株体干枯缺水,即为大气干旱;由于土壤内水分缺失或有效水过少,柑桔植株吸水受到影响,使植物体内缺水而导致萎蔫,即为土壤干旱。
表2 低温冻害分级标准Tab.2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low temperature freezing injury
对于柑桔而言,低温冻害灾害因素较为常见,温度骤降会对柑桔的生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产量。柑桔是一种比较具代表性的亚热带多年生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霜冻就是强冷空气引起近地面空气迅速降温至0℃以下,导致柑桔植株受冻损伤或死亡,造成减产或绝收。
基础设施建设与柑桔生产风险预防密切相关。果园建设就是以柑桔丰产稳产所需求光、水、肥、热等因素的充足性为原则,结合实地情况,以树为本,最大化地优化树体生长环境,使果农管理更加方便,将自然与社会资源全方位地应用起来,包含能促进柑桔丰产、稳产、环境保护及生长环境改善的条件,尽可能地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风险损失。
在基建方面,通常要关注建园选址与基础条件改善,尽可能地提升柑桔抗风险能力。
4.1.1 果园选址
充分考虑海拔高和地形条件等,以具有适合果树生长、果园建设的理想地形、环境气候、海拔、土壤水源及交通等条件为最佳选址,为柑桔丰产稳产及高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4.1.2 完善果园内部道路、土壤和水利系统等基础设施
要使果园物流和人流方便,方便蓄水及就地灌溉,避免水土流失,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达到管理操作便捷且节省成本的目标。其中,果园道路、土壤优化、蓄排水系统是建设的关键点所在。
对于水利系统建设,不仅要做好排水系统,还要确保蓄水足够,兼顾灌溉的便利性。最大化地减少引水成本,减轻果农负担,保障果园蓄水量满足果树及旱灾抗旱所需。
柑桔生长系统是开放的,需要持续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与资源的交换。因此,灾害预防与减灾技术要从改变柑桔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因素以及增加柑桔本身抗风险能力出发,降低孕灾环境对灾害因素的敏感性,使灾害因素的危险性降低,提升柑桔的抗风险能力。
在柑桔生产管理决策、技术及社会风险预防减灾技术方面,以强化管理及决策能力为主,通过利用管理咨询工具,将专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制定更加健全的制度与执行程序,制定管理长效机制,尽可能地降低和规避因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
在柑桔生产自然灾害与有害生物风险的预防减灾技术方面,因为致灾因素多种多样,导致灾害形成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实践生产中,保障柑桔的稳产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