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珍玲
夯实基础、提升基本能力是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重点,也是二、三轮复习的前提。该轮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系统化和結构化,为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讲方式”一直是我校坚持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将“学讲方式”灵活运用于新高考下的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高三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笔者努力的方向,将“学讲方式”应用于新高考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教学设计尝试如下。
1情境导入,目标展示(时间2分钟左右)
有教育家曾说过,渴望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有效教学的开始,所以展示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目标展示前,为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创设情境。但考虑到复习课与新课的不同,研究者一般采用“预学反馈”的方法,即教师通过课前对学案的批阅结合本节课复习的主要内容,筛选优秀的和存在典型问题的学案样本,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学生练习中所反馈的信息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才能使教师的教切合学生学的实情,真正做到为学服务 。接着展示学习目标,研究者通常采用先口头提醒学案中的最新考纲和热点提示,后课件展示本节的具体学习目标,同时注意目标设置的准确性和具体性。总之,本环节要求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重难点是什么。
本环节在研究初期目标展示的时间要充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目标要求进行口述一遍,语速适中,语调得当,并提醒学生明确不同知识点的要求层次,使学生逐渐形成目标意识。当学生的目标意识形成后,教师对该环节的展示时间可以逐渐缩短,同时可以逐渐减少对目标的口述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领悟。
2预设提问,预习反馈(时间5分钟左右)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重要准备。“学讲方式”的课堂应是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进度。为使学生的预习真正有效,研究者将学案中主要内容结合学生预习中暴露出的错误信息进行提问预设。介于复习课的特点,提问预设要注重问题的挑战性,只有挑战性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适度的紧张心理,继而激发学生的征服感和表现欲,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参与、积极思索的良好学习过程 。根据我班学生分组情况,将提问预设为9个问题,每个小组一个问题,由课件展示1分钟,小组讨论展示。通过该环节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便于教师组织针对性教学和调整教学程序。
本环节主要的目的在于落实学案的预习及相关概念、定理课前识记的督导。让学生明确哪些工作属于课前要主动完成的、哪些内容可以依赖课堂同学讨论和教师讲解解决的。该环节在实验初期小组合作习惯还没形成,任务完成的速度可能很慢,甚至有些小组派不出代表来回答问题。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给予引导和鼓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进行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课前能真正地“预习进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问题引领“学进去”(时间约为10分钟)
在对预设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对相关概念的含混不清、基本概念原理的表述不准确、语言表达不规范等,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宝贵的课堂生成结合课前的预设,通过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在独学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发挥生生互助的精神,将要复习的内容近一步进行梳理、完善。在此过程中,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发展,教师应注重集体指导和局部指导相结合。
本环节是一节课的高潮之一,其中的关键一是教师预设的探究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结合学情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的探究问题要有一定的梯段和概括性;其次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适时、恰当,点拨时要给学生留下讨论的余地,并能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参与到需要帮助的小组讨论中。探究问题展示后,必须保障学生先进行独立学习的时间,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统计,以便放于学习小组中讨论。未经独立思考而盲目去讨论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为使学生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独学后由小组成员商议选择合作探究问题,并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将问题题号写在黑板上,以便明确各组将要解决的问题,避免选择冲突。
4引导激励“讲出来”(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
学生是否真正的“学进去”,最好的检测方式就是看学生能否“讲出来”。通过“讲出来”环节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是否准确,能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能否将所学知识用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该环节在研究初期课堂上经常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为上台展示的学生创设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有学生踊跃上台,其他同学应给以热烈的掌声、养成认真聆听的习惯、不得随意打断发言人的发言等;教师应给以肯定和表扬;让展示逐渐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一种课堂“冲动”。
5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时间约为8分钟左右)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同时也应注意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创设,将相互联系的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于一个新情境问题中,因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过程。
教师问题的创设和学生笔记的整理是该环节的重点。问题创设的巧妙程度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汇聚整合的全面程度,为此,教师除了考虑多联系生活实际外,也可以通过投放表格、图形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整合,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对笔记的整理便于学生课后的消化吸收,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复习回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书面语言的规范性培养。
6练习反馈,小结反思(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
在复习课时知识之后设计练习题的目的是对当堂复习内容的巩固、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的训练、查漏补缺等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化过程的完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时小结反思是高三学生积累知识、及时排除疑惑及有效进行复习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练习设计原则:①紧扣当堂复习的主要内容;②注重相关知识的综合性;③要有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练习完成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应保障课堂的安静,为学生创造自主完成的条件。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鼓励最先完成的2-3名学生将答案展示于黑板上。教师展示标准答案,学生自主纠错,师生可以对黑板上答案反馈的情况进行直观和针对性评价,从而为学生的小结反思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