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要: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温情和敬意,使大学外语情文并茂、形神兼备:语言文字是其“形”,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是其“神”。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包括以哲学为纲,把大学外语提升到语言哲学的高度;以学生为本,引导大学生建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以文化为源,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自信。使大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与文字的相遇,也是不同文化的相遇和相融。以《学好一门外国语》为例说明: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应勤则思:感悟敬业的文化特征;为学之道在于思:感悟文化自强精神;他身观我身:感悟跨文化交流魅力;君子之学美其身:感悟独特自立的文化价值。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坚持“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但大学外语教师学术素养是文化自信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四个自信;大学外语;语言哲学;文化自信;教学改革
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国家建设者的过程中,培养文化自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也强调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言和文化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自人类有文明开始,人类的语言中就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地促进语言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并在语言的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大学外语教学应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肩负起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除要学习外国的语言和文化外,更要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契(Kramsch)提出,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应用,要和母语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并加以对比,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包含的应是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将外语教学内容与中华文化知识相结合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外语的理解与记忆。以高职综合日语课教学为例,可以引入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影响的内容,如日语假名源于中国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偏旁、日本的和服源自中国隋唐服饰、日本古都奈良的城市设计源自中国唐代长安城等。在教学中融入此类文化背景知识,呈现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动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力。此外,在中外语言相互翻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外语的表达方式,还要掌握汉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而发展道路是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承载着价值传递功能。当学生接受并熱爱一门语言的时候,会认同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各国文化既有个性特征,又有追求真善美的共性特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引导学生尊重与珍惜文化多样性及认同中华文化。以高职综合英语课为例,教学专题中反映的“健康生活”“学会学习”“责任担当”等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广泛体现。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新时代的大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为解决世界难题而提出的智慧方案,不但能促使大学生学会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树立民族自尊心。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以语言哲学为纲,培养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
大学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著名的语言学家刘润清认为,每个教师对自己的每堂课都会有个目标,这个目标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境界:第一层境界,充实且信息量丰富;第二层境界,尽量让自己的课堂陈述的都是事实;第三层境界,在系统知识中突出重难点;第四层境界,为更理想的境界,即让知识充满智慧;第五层境界,是最理想的境界,即把智慧上升到哲学。因此,在大学外语课堂上,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将语言教学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大学外语教师应以语言哲学为纲,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在了解目标语相关文化背景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充满信心,从而形成对不同文化的正确思考和判断。
(二)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
当今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和新媒体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处于一个信息舆论多元化的时代,他们的想法更有个性,也更加自我。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感悟生活,热情大胆地去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理智客观地与其他文化平等地交流。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和本民族的文化教学,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成就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文化是多么的优秀。
结语;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学习,文化学习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不可或缺性,而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母语文化的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外语教学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胡蝶,陈曦.文化自信视 域下的高校外 语教学[E B/OL].(2019-04-30)[2019-10-23].http://www.rmlt.com.cn/2019/0430/545907.shtml.
[2]刘润 清. 论 课 堂 教 学 的 五 个 境 界[E B / O L].(2016-08-27)[2018-10-23].http://w w w.sohu.com/a/112392292_4796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XJ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