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怀念小时候过的每一个中秋节。难忘那种充满憧憬的快乐,而那份快乐的源泉就是香甜的月饼和圆圆的月儿(月儿,指当地的一种面点)。
每年的中秋节前,娘总要买回两个月饼。看着那圆圆的大月饼,闻闻那醉人的甜香,我非常神往:盼望快到中秋,盼望分享月饼中的香甜。
当时,家里穷,娘除了到生产队上工,回家总有一大堆忙不完的家务活,顾不上为我蒸月儿。听小伙伴们炫耀自己的月儿,我心里就痒得难受,再三央告,娘才答应给我做月儿。
发了面,在娘的指点和帮助下,我按自己的心意揉出两个大小相同的面坯,中间夹一层精挑细选的通红的小枣,在圆而平整的面坯上面捏出桃、花、叶、鸟等各种图案,再在圆心放上一颗最大最圆的红枣,月儿就成型了。娘小心地把它放进锅里。我怀着热切的期盼,大把大把地往炉灶里添柴,看火苗在锅底跳跃,自己的心里就像装着一只乱跳的小鹿:我亲手做的月儿蒸出来是什么样子?
好不容易等到月儿出锅,那雪白的底子衬着粉红的花、嫩绿的叶、笑歪了嘴的桃子、黄喙的小鸟、紫红的枣儿……我垂涎欲滴,但我还能控制住自己——要等到月圆之时,“卖”过月儿之后才能吃。
一连几天,我一有空儿就跑到饭橱前偷看。一边是月儿,一边是月饼。我想象着中秋晚上的热闹甜美,常常在睡梦里笑出声来。
终于等到八月十五,夜幕还没有降临,我就把月儿放进娘亲手为我编织的精致的小草垫里,兴冲沖又小心翼翼地往外跑,边跑边亮圆了嗓子喊:“卖月!一斗麦子一个——”
街上早就聚齐了全村的孩子,每个人手中都端着月儿大声地“叫卖”。买是自然没人买的,但招来很多围观的大人。大人们对每一个孩子的月儿都大大地夸赞一番,把欢喜和得意装满孩子们的心田。
孩子们在亮堂堂的月亮底下,端着盛月儿的小草垫,风风光光地在大街上转几圈,欢欢喜喜地跑回家,然后催促父母把月饼和月儿分割开,一手托一块月儿,另一手拿一角月饼,小小地咬上一口,细细地品味里面的翠绿、鲜红、晶莹、透明……嘴里、心里都溢满清香、甘甜,每个心眼里都盛满了喜悦。
啊,那甜滋滋、香喷喷的月饼和月儿,我怎能忘记!
几十年过去了,到了儿子这一代人的童年,未进农历八月,月饼就铺天盖地而来。集市、超市的货摊、货架上到处都有月饼、月儿。自家买的,亲朋送的,每个孩子都有几个各式各样的月儿和成堆的月饼。
又快到中秋节了。我仿佛看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捧着月儿,在皎洁的月光中嬉戏欢笑,满世界响着一声声甜甜的童音:“卖月——”
贺维芳,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获得201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十届金江寓言文学奖金奖、第五届寓言文学“金骆驼奖”、首届世界华人科普奖银奖、第二届风筝都文艺奖、“鹤鸣善新杯”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寓言创作大奖赛二等奖、全国第二届张鹤鸣戏剧寓言奖等十多个奖项。
在《读者》《快乐语文》《少年月刊》《第二课堂》《少年先锋报》等60余家报刊上发表寓言、童话200余万字,有大量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寓言精华丛书》《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等70余部图书中。出版《变色龙摔镜子》《是谁偷了小熊家的谷子》《蹊跷的纵火案》《一只等待地球灭亡的鸡》《爬到地球仪上的蚂蚁》等10部寓言集、童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