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智庫,《中国品牌》辑录2021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邀你体味中国在质量建设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
刘燕华: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业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从时间看,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紧迫。“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走了71年,美国是43年,而中国只有30年。”刘燕华说,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既要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在发展方式上转变方向,不可谓不难。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均碳排放还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但是中国仍决心接受挑战,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道路。
中国工业正处于工业2.5阶段,很大部分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大规模的传统工业,从惯性中去转型调整,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需要以极其有力的决心和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中国的企业结构仍然十分突出,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的95%以上,却承担着80%左右的就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转型将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压力,特别是可能会因就业问题形成社会压力。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对中国来说,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困难程度,要比其他国家艰巨许多。
舒印彪: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应坚持先立后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以“四化”(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路径推进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经过碳达峰、深度低碳、零碳三个阶段打造零碳电力系统。
要坚持节能优先、绿色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数字赋能,通过五方面重要技术措施大力推进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发展陆上新能源,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二是以数字技术提升电力系统的弹性和灵活调节等水平,构建“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三是坚持“双控”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两高”行业管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高端制造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实施再电气化,重点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五是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梯次推广应用一批、发展储备一批和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