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的文献概述与思考

2021-10-13 01:42宁宏义李娜张玲菲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京津冀

宁宏义 李娜 张玲菲

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一体化和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总结,概述了已有研究成果的方法和具体改革措施,并就深化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文献概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08

0 引言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对口帮扶,而高等教育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智库,承载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必将会成为区域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如何形成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形成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良性互助的耦合关系,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体系适应环境变化与社会需求的重要议题,是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和教育研究学者待以深入研讨的课题。

1 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文献概述

1.1 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相关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已有研究,大致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国外先行国家与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博洛尼亚进程作为可借鉴的典型案例,通过整体改革、系统推进、落脚微观和渐进实现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博洛尼亚进程中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和以学生为中心、追求学习成果的课程改革等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相关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谭颖芳(2014)分析了美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共生范式,指出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错落有致的锥形结构及协调机制产生多项生态效能,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提供了思路;南非大学联盟在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角色定位清晰,引领推动非洲一体化发展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通过高等教育空间的构建,大大提升了非洲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和国际影响力;苏梦夏等(2016)提出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构想,旨在提高区域经济学术交流,加强国家区域间沟通了解,借助个体交流促进区域合作发展,这为开展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框架内合作的欧亚高等教育空间建设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二是国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和开展区域合作的探索研究。

赵良中(2013)等提出了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其中整合区域内高教资源、加强校际师资交流和学生交叉培养、区域性课程与学科建设、区域产学研合作等构想具备可操作性;季陈钰(2016)探讨了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机制,提出建立合作联动机制、设置管理机构、深入项目合作、完善评估机制、社会共同参与等建议;闫利雅(2014)通过对比“长三角”与“珠三角”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研究分析了区域经济的规模、产业结构优、文化和政策等因素的具体影响,指出“长三角”比“珠三角”高等教育规模大很多,“珠三角”高职院校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发展迅速。

1.2 京津冀高等教育改革与协同发展相关研究

关于京津冀高等教育改革与协同发展的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战略研究。

薛二勇等(2016)站在政策视角,从顶层设计、教育均衡、产业定位、区域功能和创新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李孔珍等(2016)提出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三种模式,集中模式是覆盖全局模式,契约模式是局部联合力量,自主模式作为重要补充进一步增强了协同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三种模式在不同层面发挥着各自作用;田汉族等(2016)分析了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制度困境,特别是属地管理惯性及合作制度缺失导致合作动力不足、深度不够等问题,需要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制度创新,优化制度环境。

二是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刘赞英等(2013)从合作战略、合作形式、合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李强(2016)主张把握京津冀共建机遇,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深度共享;部分京津冀高校代表也认为应关注校级层面的务实合作。还有一些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京津冀三地中相对处于劣势的河北,认为河北应抓住机会,迎头赶上,同时争取京津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向河北传递或转移;扬长补短,普遍提高质量才是真正的协同发展。

三是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张喜才等(2017)通过分析美国“研究三角园”案例,提出了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高兵(2013)结合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现状分析与区域发展概况,提出了布局新构想;王小艺等(2016)从顶层设计、资源配置及办学定位等方面阐述京津冀高等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谢维和(2016)指出,必须融合大学和地方资源,探索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推进区域的产学研合作。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对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如何协同发展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了论述,主要是以政策制度、战略导向、结构布局、资源配置等作为突破口,且大都是从宏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专家学者对协同发展的基本共识大致可以归结为:逐步缩小京津冀内部教育水平差异,最终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2 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思考

要深化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以下几个思考点:

(1)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实现均衡不一定是最优的解决方案,高等教育发展要实现的关键点是创新,而不是同质化。在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进程中,识别“短板”扶貧扶弱是一个思路,把握特色和优势,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也是一条路径。故而差异特征分析的关注点不应只放在河北的短板上,也要发掘河北地方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以期最终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协同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京津冀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