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贾樟柯经常说,故乡给了他无穷想象,其实对于大多中国文人,莫不如是。
贾樟柯创办的“吕梁文学季”第二季终究因为疫情未能如约,但作为首季的副产或说特产,《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纪录电影的形式先行登陆柏林电影节和北美院线,近日终于在国内影院落地生花。吕梁文学季既放眼全国,又聚焦山西本土,算是文学青年贾樟柯给家乡的一封情书,而纪录电影则从贾樟柯的家乡出发,一步步深入文坛的海洋,是写给中国文学的一封情书。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创作,有如诗歌创作,一开始只有一些朦胧的人物或意象,并不知最终能写出什么来。摄制组早期只是跟拍首届吕梁文学季的几位作家,都是碎片化的捕捉,不知作家會说些什么,将把故事带向何方。拍着拍着,故事有了,结构也有了,叙事的张力随之而来。影片原名《一个村庄的文学》,再朴实不过了,也显得很现实主义,最后却因为余华的一段讲述更名——余华的大意是,都说大海是蓝色的,可他发现大海是黄色,一次走在海边兴致上来,跳到海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于是片名变了,变得感性而又诗意。
故事以吕梁文学季几十位作家聚首山西汾阳贾家庄为序曲,用18个章节勾勒1949年以来的文学往事。主叙事轴上,是四代作家代表的命运变迁。50年代的贾平凹、60年代的余华和70年代的梁鸿作为镜前讲述人,分享着他们各自年代的命运往事。他们或被时代裹挟或因家庭困扰,各种机缘促就了各自的文学曲径。相比贾平凹的沉稳和梁鸿的沉重,余华的讲述诙谐里不乏凡尔赛,更接近于当下流行的脱口秀,相信会是几位作家里最圈粉的一位。
在三位正式登场之前,贾樟柯将领衔C位留给了他的老乡马烽。上世纪40年代,马烽和西戎合作的《吕梁英雄传》影响了几代人,而他编剧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贾樟柯接触的第一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马烽对贾樟柯亦恩亦师,恩在于马烽的到来,对盐碱滩上的贾家庄天翻地覆的改变,师就不用说了,他不仅对贾樟柯的文学和电影人生潜移默化,更是山西作家群的一座灯塔。按照原计划,第二届吕梁文学季还将增设马烽文学奖。故事从作家马烽带领贾家庄民众治水治碱说起,最后用余华一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收篇,从村庄到海洋,从碱水到海水,结构和内涵皆形成一个与“水”相关的闭环。
贾樟柯从他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出发,后来做的以及正在做的种种事业,包括平遥电影节和吕梁文学季,无不是以家乡为原点,放眼中国乃至世界,在画一个低调而奢华的人文版图。贾樟柯经常说,故乡给了他无穷想象,其实对于大多中国文人,莫不如是。鲁迅的《社戏》,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边城》,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梁鸿笔下的梁庄等等,皆莫不如是。
我的诗人老乡鬼书中,本职工作是位乡镇税务所职员,却坚持以“田间影像调查”的由头,将镜头对准了即将消失的乡土文化,20余载不曾松懈。他拍片显然不是最专业的,但却是最专注的。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同样算不上最专业的纪录片,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作为贾樟柯“故乡矩阵”的一分子,同时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心灵之旅,相比那些工整而空洞的专业纪录,这样的专注以及践行更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