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刘蓉
在小班美术活动中,有一位幼儿画出了一幅蓝色和粉红色相间的西瓜外部造型。在离园接送时,该幼儿的妈妈看到孩子的作品就问:“西瓜不是绿色的吗?为什么涂成蓝色?”孩子回答:“我喜欢蓝色。”以此为主题,教研交流时A老师提出疑问:“小班幼儿将西瓜涂成蓝色,要不要去纠正?现在不是都提倡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吗?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该怎么跟家长解释?”研讨中,我首先对A老师抛出问题:“你在美术活动中有没有引导孩子先认识西瓜的外形特征?”A老师回答:“之前我们和孩子一起认识过颜色,玩过颜色游戏,在其他领域活动中也有引导幼儿对西瓜进行认识,所以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大胆地把西瓜拟人化,创作多种形态的西瓜宝宝。”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促进儿童多领域的发展。在培养小班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对于该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一刀切地给出答案,要从教育理念上进行分析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倡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和创作空间,教师们也开始转变自身美术教学理念和行为,摆脱传统高控式的教学模式,给予幼儿自由、自主探索的空间。但在美术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不管幼儿画什么,教师都说“好”“非常棒”,然后就没其他具体的引导策略了,针对这些看似积极的鼓励性质的语言策略,教师要反思其是否真正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在活动中发展了哪些美术关键经验?
在此先分享两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4岁的芊芊是位很喜欢画画的孩子,中班的暑假,芊芊跟妈妈回了老家。 有一天下午芊芊在家画画,外公坐在一旁欣赏,芊芊画了太阳,正要给太阳涂黑色时,外公着急地大喊:“太阳是红色的!涂红色!”芊芊没理会,继续涂她的黑色,很满足地涂完了。外公还是很认真地告诉芊芊:“太阳是红色的,你涂个黑色的,这是错的!”芊芊有些生气地辩驳:“太阳下山了嘛,下山了不就是黑色的喽!”
案例二:5岁的铭铭在餐后活动画了个躺着的人,一会儿他拿着红色的蜡笔把人从头到脚都涂成了红色,连五官也没放过。老师问他为什么全涂红色,他告诉老师:“因为这个人身上着火了。”过了一会儿铭铭又用黑色蜡笔使劲儿往红色上面涂,只见原来红色的人变成一团黑。这时老师又问:“为什么要全涂黑啊?”铭铭一本正经地告诉老师:“因为他烧焦了。”
作为教师和家长,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作品,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在美术创作中,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种在他们看来是很有效、非常规的、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情感,也正是这种“自以为是”才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充满了魅力。3.5岁~5岁是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的“象征期”,该阶段的幼儿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以象征物体的外形轮廓,其并不在意色彩变化。所以关于“蓝色的西瓜”的思考,教师并不需要过于纠结幼儿在色彩上的表达,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讲,涂颜色只是一种用纸和笔来玩的游戏,画什么、涂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手不断地运动,玩游戏,他们并不关心画面表达的结果,而热衷于绘画游戏的过程。作为教师要鼓励幼儿的美术创作,不可忽视他们的美术创作,更不能用“画得不像”“跟真的西瓜颜色不一样”“蓝色的西瓜好奇怪”等语言横加指责,这样会造成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丧失自信心和创造力。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作为幼儿教师要在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学会倾听,注意听听孩子们说什么;学会观察,注意看看孩子们做什么;学会问,问问孩子们想要什么;学会思考,想想孩子们需要什么;把美术教育的总目標放在健全和完善幼儿人格上,而不是训练美术专业技能技巧上。教师要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材料支持、情感支持等学习支持,适时、适度地对幼儿进行引导,从而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的主体是学前儿童而不是作品。评价要从幼儿自身发展出发,既有身心方面的发展,又要有美术方面的发展,通过作品评价,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