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积存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 金昌 737200)
急诊外科通常情况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处理紧急创伤,部分病患入院时的病情或者伤情较为严重,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护理工作如果配合不当,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对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总体质量,确保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更加有效的创伤救治护理手段是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常规护理模式存在很多局限性,其中专业性不强就是首要问题之一,很多情况下会判断错误,导致病情的加重,更有可能引发医患冲突。相关研究提出,在进行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使用外科小组专业护理模式对病患采取专业性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并且病患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只是现阶段并没有被广泛使用[2]。本次研究,选择医院的急诊创伤救治病患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对外科小组专业护理模式进行分析,探究这种护理模式的实际使用价值以及具体的效果。
选择自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到 永昌县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急诊外科创伤病患,按照试验标准从中选择80 例病患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 例病患。所有参与研究的病患都符合外科损伤诊断标准,并且所有参与者意识清晰并无精神疾病,参与研究均出于自愿。对照组40 例病患当中,男性病患25 例,女性病患15 例,病患的年龄在20~67 岁之间,病患的平均年龄为(41.56±2.51)岁。观察组40 例病患当中,男性病患23 例,女性病患17 例,病患的年龄在21~65 岁之间,病患的平均年龄为(42.84±2.13)岁。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可比条件。
对照组病患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病患入院之后按照基本抢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病患采取外科小组专业护理模式。
抢救成功率:对比两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病患在经过抢救之后生命体征以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状态或者有好转,能够移交到病房的情况为抢救成功。
护理满意度:将两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分析,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调查问卷,两组共80 例病患均需要参与填写,实发80 份,回收80 份,回收率为100%。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得分80 及以上代表非常满意,得分在60~79 分为满意,59 分及以下代表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另外,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主要观察病患的坠积肺、感染以及死亡情况。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加以分析,计量资料计量。数据用(±s)进行标识,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当P<0.05 时表示所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病患当中,抢救成功的病患有32 例(80.00%),观察组病患当中,抢救成功的病患有39例(97.50%)。观察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抢救成功率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情况
对照组病患当中,坠积肺病患出现3 例,创口感染出现2 例,死亡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病患当中,坠积肺病患为0 例,创口感染出现1例,死亡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反胜率对比情况
急诊外科创伤病患因为病情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情况下病情相对严重,所以在病患入院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对病患的情况做出精准的判断,选择更加有效的护理急救手段。不过目前急诊创伤护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护理人员缺少专业性,并且缺少阶段性的培训,所以导致护理工作无法得到进展,医患关系出现矛盾,因此展开本次研究探寻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3]。
在外科小组专业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立即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团队,利用专业小组的形式将更加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并展开培训教学。部分研究指出,采取高效率的培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4]。本次研究当中,在培训阶段使用了较为先进的理论教材,同时在护理技能以及理论掌握两个方面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全面提升。在本次研究当中,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在理论和技能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进步。为了能够保障病患入院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抢救,应该针对护理流程进行设置。相关研究证实,将流程化护理方式代入到护理工作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的专业水平,确保护理有效性[5]。这项研究的结果与本次研究的成果大致相同。在护理阶段,应该率先对病患展开病情的评估与判断,接着设置静脉通路以及保障病患的呼吸能够畅通等急救护理措施。正确使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确保病患的生命体征能够保持在未定状态,并且确保后续的抢救和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接下来的护理阶段当中需要不断优化护理手段,以此来确保对病患实施的抢救措施能够成功。并且为了能够确保护理团队的护理技术能够得到整体的提升,同时也需要鼓励护理团队成员展开文献学习以及论文写作。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坚持学习以及对护理工作不断优化能够很大程度上控制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6-8]。在本次研究当中,选择自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到本院接收治疗的急诊外科创伤病患若干名,按照试验标准从中选择80 例病患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 例病患,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外科小组专业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病患的护理效果。两组病患在接受护理之后,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采用外科小组专业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病患,且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鉴于此,在急诊创伤救治的过程中,采取专业的外科护理干预能够很大程度上确保抢救成功率得到提升,并且病患对外科小组专业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要优于其他护理方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使用上具有很大前景,值得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