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要案为何摆上了议决国是的殿堂

2021-10-13 01:43刘奕湛罗沙
金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民公平正义贪腐

※文/刘奕湛 罗沙

3 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翻阅两高报告,“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女子取快递被诽谤案”“对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这些备受社会关注的案例赫然入目。

这些案例为何摆上了议决国是的殿堂?案例背后又释放出哪些法治信号?

“百香果女童被害案”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凡是涉及孩子的事大家都非常关注。

2018年10月4日,10岁女童卖百香果回家途中遇害,一个本该和世间万千少女一般快乐长大的孩子,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一天。

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该案,对严重违国法、悖天理、逆人情的被告人杨光毅依法改判并执行死刑。从一审死刑到二审以自首为由改判死缓,再到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改判死刑,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过程。

报告点名该案,传递出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强烈信号。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一起司法案件都关乎社会风气,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明正典刑以儆效尤。特别是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必须严惩,决不姑息。

“女子取快递被诽谤案”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当网络成为现代人重要活动场域,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似乎都有可能在一瞬间与网络暴力“狭路相逢”。

面对亿万网民,“女子取快递被诽谤案”形成的恶劣后果,对当事人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目前,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已依法对此案向余杭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从列入十大检察监督案例到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这一案例向社会传递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

偷拍他人视频发至网络并造谣,不仅污损他人人格,更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降低不该有的维权成本,提高必须有的违法代价,司法机关不能让受害人仅以一己之力维权。网络谣言、网络诽谤,司法机关能管、敢管!

司法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政治、连着民心,都在厚积公平正义,都是“天大的案件”。这个案例极具标杆意义,轻罪不是无罪、更不是无害,可依法轻处但决不可放纵。

“辣笔小球案” 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并在军事检察机关支持配合下,开展公益诉讼调查。

“最高检报告点名辣笔小球”一经报道,立刻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截至3月9日8∶30,话题阅读量破5亿,网友纷纷热议:“大快人心!”

这起适用法律新规定办理的案件,是在最高检直接指导下相关领域“第一案”。该案的办理鲜明地向社会传递“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的强烈信号。

英雄是民族闪亮的坐标,对于侵害英烈的案件,司法机关一贯持鲜明的保护立场,对英烈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均依法予以充分保护。

扫黑除恶相关案例 给人民群众满满安全感

过去三年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治了一批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南霸天”“北霸天”,社会治安明显改善。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陈辉民、尚同军、黄鸿发等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头目依法被判处死刑,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

2018年以来,共批捕涉黑涉恶犯罪14.9万人,起诉23万人。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结案率99.4%,重刑率达34.5%。坚持“打伞破网”,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案件2668件。

扫黑除恶,扫除的是黑恶势力,净化的是政治生态,赢得的是党心民心,夯实的是执政根基。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场人民战争以雷霆万钧之势为平安中国建设清除死角,带给人民群众满满安全感。

赵正永、赖小民贪腐案 惩治贪腐决不手软

惩治腐败,抓铁有痕。两高报告点名赵正永、赖小民贪腐案。依法判处赵正永死缓、终身监禁,对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也释放出惩治贪腐决不手软的明确信号。

法庭审理查明赖小民受贿金额17.8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受贿案件涉案金额的最高纪录。专题片《国家监察》这样披露:赖小民在北京某小区一处房屋中,多个保险柜里存放的现金达两亿多元。

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违法所得无处隐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2万件2.6万人;审理追逃追赃、没收违法所得等案件316件。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9760人,已起诉15346人。

贪腐从来没有“免死金牌”。慷国家之慨、牟个人私利,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无论是从犯罪情节手段,还是危害程度来看,赖小民的死刑,都是“罚当其罪”。

“9人碰瓷团伙案” 严厉惩治相关犯罪、弘扬社会诚信

报告显示,将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9人碰瓷团伙绳之以法。

近年来,“碰瓷”违法犯罪多发高发,人民群众反应强烈、深恶痛绝。通过严惩“碰瓷”行为,让设局者下套者自食其果,彰显了严厉惩治相关犯罪、弘扬社会诚信的鲜明立场。

从防治高空抛物到治理窨井“吃人”,再到严惩“碰瓷”违法犯罪,司法机关在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方面不断努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联手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出台指导意见,对盗窃、破坏公共场所窨井盖行为,以破坏交通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追诉;与公安部等出台指导意见,严惩以“被害”为名设局索财,让“碰瓷”者“碰壁”。

“纸面服刑”案件 恪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电视剧《巡回检察组》热播,让“高墙内”的公平正义备受关注。

剧情是现实的写照。“虚假专利减刑”“火速减刑”“提‘钱’出狱”“以权赎身”……两高报告中指出的孙小果、郭文思、巴图孟和“纸面服刑”案件背后,不仅反映出监管的漏洞,也暴露出政法系统中的一些违纪违法问题。

刑罚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检察监督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而不纠正、不报告是渎职。检察机关在自查自纠后,上述3案29名检察人员被严肃追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全国检察机关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5.1万人次,同比上升33%。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依法办案,不枉不纵,方能行稳致远。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应在法治进程中发挥滴水穿石的力量。今年提请全国两会审议讨论的两高报告用案例、数据、图表等“干货”呈现了我国司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既书写了这个时期法治的进步,又记录下整个社会的变迁。

猜你喜欢
小民公平正义贪腐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常去街边馄饨馆吃饭的副院长——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副院长于国平的别样贪腐之路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武汉宵夜江湖里的女掌勺
贪腐搭档落马记
小气不是我的错
开锁
黑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