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以简驭繁,教的精准,学的有效

2021-10-12 01:40杨晓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烙印榕树静态

杨晓瑜

五月,有幸观摩了林特执教《童年的水墨画》,那诗意的画面,学生创编的《江上浪花》还历历在目,今天又幸福地欣赏到举重若轻、润物无声的《鸟的天堂》!

烙印一:策略运用:联系上下文。

1、不可计数中的数怎么念?为什么?

2、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这段文字中就藏着答案。

烙印二:层层剥笋,直达核心。

这是一株榕树?

生在文中圈出词语,汇报后板书在黑板上。(茂盛有生命力翠绿美丽卧在水面上有许多根枝干不可计数)

我的教学,到此为止,甚至沾沾自喜——看我教得多灵活,哪个答案都可以。

而林特,则继续深入:

如果只选一个词放进去,你选哪一个呢?同桌讨论。

生1:茂盛。因为一眼看去,这棵榕树很茂盛。

生2:不可计数。因为只有不可计数的枝才能有那么多鸟儿来筑巢。

生3:有生命力。因为茂盛、翠绿都是有生命力的表现。

之后回答的孩子不断对“生命力”进行补充。此时,水到渠成,林特请一个孩子上台,师生合作:正是因为有生命力,所以茂盛,正是因为有生命力,所以翠绿,正是因为有生命力,所以卧在水中……

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把“生命力”写在课题下面。

烙印三:小组讨论,思维碰撞。

1、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如果在众多描写榕树的词语中,只留下一个,你想留下哪一个?

这两个问题,难度适宜。既不是一看就会,也不会让孩子解决不了;既能引发学优生的思考,又能让学困生有话可说。

烙印四:面向全体,学有所获。

不可否认,每个班的孩子都参差不齐,存在差异,如何在一堂课上照顾到全体同学,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收获呢?

1、文中出现了几次“鸟的天堂”?用横线逐一画出来。

2、哪些句子展现了榕树的生命力?抽生汇报后,问:具体从榕树的什么来体现的?请框出来。

这类简单却需要在文中各个段落寻找的问题,林特都是在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出勾画结果,并请孩子们对照检查,落实到位。每次板书重要内容时,林特都会细心提醒孩子做笔记,并且明确做笔记的位置。

烙印五:关注学生,适时帮扶。

本单元的目标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教学感受“鸟儿”的热闹场景时,林特设计的问题是——作者怎样把热闹写清楚的?

生1:叫声生2:鸟影、动作生3:颜色

很明显学生在此处遇到了困难,林特立即介入:这个问题是本堂课最难的,请看大屏幕,师用勾画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提示------静寂一只大鸟第二只,第三只到处都是一只画眉

生悟出:由静到动。

烙印六:大胆猜测,回到课文。

深度理解课文后,请孩子大胆猜测:巴金是个怎样的人?

生1:严谨的人,因为文中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真的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打了引号。

生2:热爱大自然的人,因为只有热爱大自然,才能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的旺盛。

生3:爱观察的人,因为他描写很生动。

生4:他有乐观思想,因为他就是写静态的榕树,也能写出生机勃勃!

真是不敢相信,这些精彩回答,居然出自四年级的小朋友之口,这就是基于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喜爱啊!

这时,林特才顺势抛出——读文也是读人。出示巴金的介绍、其他大家对巴金的评价,让孩子知道这是一位快乐长寿的老人。

“一位位这样的作家,一件件这样的作品,等着大家去遇见。”如此优雅的引導,让我们的孩子怎能不爱上语文,不期待今后的学习呢?

烙印七:关注学情,适可而止。

今天的课是五下的第23课,而有幸与林特合作的是四年级的孩子。讲座上,林特告诉我们,如果是五年级的结尾,则还得回到课文,将习得的方法进行运用,产生效果:

品味语言,分清动静: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静态:枝干多)

2、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动态:绿叶多)

3、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静态:绿叶多)

4、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动态:鸟热闹)

照样子,从文中再找一找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

看,这样的课堂练习,既回到了课文,又有层次地高效达成了单元目标。

参与这堂课学习的学生是幸福而幸运的!

猜你喜欢
烙印榕树静态
一棵榕树能成林吗
猜猜他是谁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榕树
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脉络
触电
老马
名人读《意林》
榕树军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