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书法作为一件作品,并非是一幅单纯意义上的字,而是多维度的展示了作品背后的人。从汉代以来,“以人论书”的说法常被作为书法的评价标准,刘熙载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书如其人”观点的完整内涵。从书法作品中可以窥见书者的学问、才情、志向、性情等主体特质,这些也均是书法所要表现的对象。
关键词:刘熙载;书如其人;书法;美学
从汉代以来,“以人论书”的说法常被作为书法的评价标准。扬雄的“书为心画”说为“书如其人”说奠定了基础,“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语言和书法是人的内心修养的外化,从中可以区分是君子还是小人。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对于艺术作品的风格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说:“夫情动而言形,理發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作者的内在情感有了波动,借助言辞表达出来,体现为文章。作者的情感由内而外地显现,就会形成与内容一致的风格、形式,这也说明作品的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唐代,虞世南也重视书与人的关系,他提出“字有态度,心之辅之。”字的体态外貌就是书者心态的外观,书者写字时若心浮气躁,写出来的字就会歪斜不正,他说:“心神不正,书则攲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柳公权认为“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书法作品的优劣与作者的人格品性有关。诸如此类针对于“以人论书”的说法还有很多。
刘熙载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发展,揭示了“书如其人”观点的完整内涵,对其作出更为全面合理的阐释。与前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笼统地将书法家及其作品联系在一起,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添加了另一层含义,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风格的形成与书者的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书法作品可以映射出书者丰富的内涵,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书者的学养、才华、志识、性情。刘熙载的“书如其人”论不仅为人的内涵带来不同维度的阐释,还使书法艺术的内涵更为丰富。
其中,“学”和“才”指书法家的学识修养与才华,不仅包含学书的功力,还包含丰富的学养。学书的功力指书者的先天禀赋加上后天的勤习苦练所掌握的艺术技巧,丰富的学养与才华指书法家不仅掌握书法的知识,还应涉猎与书法相关的学科知识。书者只有饱读诗书,才能使学问内化于心。不同的学养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悱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书法作品可以体现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气质来源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士”指志行高洁、修养深厚之人,“士气”指士人之气,是一种文人雅气。刘熙载最推崇士气,并将其与其他书法之气区分,强调“士气为上”。士气建立在人的学识与修养之上,要想获得士气,就要饱读诗书、提升眼界,书中饱含书卷气,由书可以及人,可以内化为士气,还要摒弃一切与士气相对立的气质。
在书法创作中,有了见识方能知晓章法结构的来源和书写技法的诀窍,“才”与“学”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刘熙载说:“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当刘熙载在论述书法要义时,重点强调了“识”。如果书者没有对书法的深刻认识,那么便不能得其要领。他在《书概》中提到,“学永兴书,第一要识其筋骨胜肉”“‘骨力‘形势,书家所宜并讲。必欲识所尤重”,这些论述都强调如果没有对书法的深刻认识,学书便不能得其要害。“书可观识。笔法字体,彼此取舍各殊,识之高下存焉矣。”各位书法家对笔法、字体、风格等取舍的种种不同,体现出他们不同的见识。
由于不同书法家的“识”不同,其艺术追求也各不相同。“志”是心之所向,刘熙载说,“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家有不同的“志”,所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如“苏灵芝书,世或与李泰和、颜清臣、徐季海并称。然灵芝书但妥帖舒畅,其于李之倜傥,颜之雄毅,徐之韵度,皆远不能逮”。有人将这四位书法家并称比较,其书法风格完全不同。苏灵芝的书法妥帖舒畅,李邕的书法潇洒倜傥,颜真卿的书法雄浑刚毅,徐浩的书法风韵气度。他们各扬所长,体现出不同书法家的心之所向,体现了不同之志。
一个人的性情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性情受到先天脾气秉性和后天学识志趣的影响,还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体现不同书法家的性情。“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用笔所表现出的性格与情感,都是将书者的性情作为根本,书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性情调整好,刘熙载举例说:“孙过庭《书谱》称右军书‘不激不厉。杜少陵称张长史草书‘豪荡感激,实则如止水、流水,非有二水也。”这指出两个书法作品所体现出的书者性情的异同。孙过庭称赞王羲之的书法不激烈、不严厉,杜甫称赞张旭的书法豪放不羁。王羲之与张旭的书法的相同之处在于书体都是像水一样,但由于两位书者性情之差,存在“静止的水”和“流动的水”之别。王羲之的书法偏畸于静,如同静静流淌的溪水;而张旭的书法则偏畸于动,像是汹涌澎湃的急流,不同的书法风格体现书者不同的性情。性情是“书之首务”。因此要在写书前调整好自己的性情,而不是先去作书,再将性情融入作品之中。
综上所述,刘熙载认为,书法家的“识”以及“才”、“性”、“习”、“学”等差异,是造成诸家书法多样性、丰富性的主要原因。书法作品与书法家的气质、功力、学养、才识、志趣、性格乃至情感等不同层次的因素所构成的主体个性密切相关,“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也就是说,书法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与书法家独特的主体精神相契合,这既包含先天的禀赋,也包含后天一些因素的影响,还有道德伦理层面的内容。“书如其人”不是简单对应的因果关系,其间还有一系列复杂的“中介”。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著袁津琥译注.艺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2]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9.
[3]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甘中流.中国书法批评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佳伟(1996-),女,河北省石家庄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艺术学院(071000,河北省保定市),艺术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