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的实验研究

2021-10-12 22:06代春香唐诗佳李三雁
科技风 2021年27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正态分布线上教学

代春香 唐诗佳 李三雁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线下教学、“互联网+”教育教学、线下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共三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展开对“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型下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方面、学习状态、行课前的准备、行课中教学方式和互动、行课后的信息收集、教学效果及同学的信息反馈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应的考核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索出“互联网+”教育在应用型大学本科工科教学的利弊,构建出“互联网+”教育新常态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教学;线下教学;非认知能力;正态分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 “互联网+”运用的国内外现状

近年来,互联能力在5G的作用下实现了将各种设备连入互联网,突破传统带宽的限制,有智能互联、高速、承载力高和高带宽等特点,以网络资源多任务并行协同工作,并将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教育学习等融入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服务平台,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的共享。5G+AI(人工智能)“强强携手”,其应用在教育领域,提高教学效率,为广大师生提供宽广的平台和高效的智能服务[1]。

国外对“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和运用相对较早,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翻转课堂、微课堂等相关教育方式[23]。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下,国内随着对大学本科的教育提出的多种教改方案,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国内作者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研思路与方法”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如何高效率地构建进行了分析[45]。通过教师、学生、互联网三者协调配合以及师生的线上互动交流和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了教学趣味性,提高了教学质量[6]。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方式重新进行审视和改革,这样才能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教学的新趋势[7]。尤其在特殊时期线下教学受到很大挑战时,我国对“互联网+”教育的新常态研究掀起了热潮,各大中小学使用平台于教学中有了新的突破和要求[8],而对其本质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仍处在初始阶段,有很大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空间。

大学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就要顺应我国教育改革,适应“互联网+”的大背景,逐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顺应时代背景的新的教育模式[9]。

本文通过探究“互联网+”教育的新常态,对我院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模式进行研究,构建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常态的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对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完全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线下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模式,这三种模式下的教学前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后的行为分析,对其所产生的效果、差异性和新颖性分析,探索出“互联网+”教育在应用型大学本科工科教学的利弊,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2 线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观念是经久延续且相当稳固的,基本是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学生的学习,而且是基于教材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样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存在的情况,在高校依然继续,是一种事实的存在。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着很大的、积极的、与时俱进的变化。

2.1 线下教学前准备

即便在传统的教育中,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相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要学习的不止是教材上的内容,在开课的第一节课时里,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解读,在这里面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首先,指定教材及表明教学的方法,教与学中需要了解的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有具体的说明;另外,要给学生推荐课外学习的相关书籍,这些书籍在图书馆可借阅,或者给定的网址网络是可以阅读到的;学习最后的目的是应用,知识的举一反三,所以作业和相应的测验是非常必需的,作业和测验的安排要题量难度适中,并且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因主体而灵活变动。

这样的课程设计及课堂设计都是在新学期开学前就已着手出炉,如果是多年教学的课程,则会根据时实的情况有所变动和更新,尽可能地增加新颖的、时实性的内容、例题、作业及测试题目等。

2.2 课堂面对面教学过程

在线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在上课前10分钟到教室,这让他们从身心上做好上课的准备,在教室里,同学之前可以讨论一些社会新闻、课程相关的作业难题、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其他种种事物。这样的一种氛围,有利于课堂的开展,老师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对课程的把握等。

在行课中有新知识的讲解,有作业的讲评,有一对多和一对一的课堂提问、讨论、解答等。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并互动,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及其集中时间。表现良好的同学具有带动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效果,同时,如果有同学学习积极性不佳或者不够认真,也会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这就对教师课堂的把握度及调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要随时调整语调、手势动作及其他的肢体语言,或者往返于讲台与学生之前。在课间的休息中,老师可以就课堂上的問题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就某个话题讨论,让同学们活动起来,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总之,在整个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处于良好的互动关系中,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有争议可以很好地沟通,对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2.3 线下教学后的行为分析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也是受益匪浅,课后的答疑有线上也有线下,线上的QQ群、QQ私信、微信、邮箱邮件以及锦城在线,线下的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以及下课后的答疑,都是可以被充分应用。在前几年,线上的答疑或互动相对较有滞后性,因此使用频率和比例并不是很高。线下面对面是作为答疑和互动的主要途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及时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同学们也乐意在课下和老师多沟通,确认自己掌握知识的方法是否正确,所做测验是否是最优的方法。整体来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比较高,师生互动性也是非常良好,课外相关知识的学习频率也是较高。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正态分布线上教学
生活常态模式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正态分布
高考正态分布问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