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练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金融监管局”)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提升”,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贡献金融力量。近年来,市金融监管局先后被评为全市首批“书香机关”建设示范点、全市首批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点,机关党总支获得市级机关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读书会获得全市“优秀组织生活案例”奖,银行保险处等处室被评为全市先进党支部,十多名党员同志立功受奖;全市金融业在全省首位度进一步巩固,金融业主要指标稳步提升,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证券交易额和保费收入规模继续居全省第一,普惠金融工作获省领导批示表扬,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平稳开局,连续两年被江苏省政府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通报表扬。
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充分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示范作用。統筹制定并认真落实年度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局领导带头学习、带头交流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并将学习范围扩大到处级领导干部,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现场教学、网上学习、专家解读和观看学习教育专题片等形式,突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突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突出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突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把握新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规定要求,结合深化“书香机关”建设,每月在局官网“书香机关”专栏荐读3—4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融入党章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内容,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制作专题理论学习“微考堂”,持续督导落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网上学习,积极开展赛党课、展风采活动,组织观看《江姐》等红色经典剧目,组织到王荷波纪念馆等革命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与驻宁金融机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统筹制定局党组年度工作要点和细化实施方案以及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工作、推进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局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
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市金融监管局着眼“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细化落实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国家安全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责任制,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是着力提升支持和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涵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担保增信、应急转贷、挂牌上市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政策扶持体系,2021年1—5月,“宁科贷”合作银行当年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海外人才创业企业发放贷款3936笔、金额86.12亿元,民营企业转贷基金上半年累计转贷153亿元、同比增长4%,惠及民营企业2682家、同比增长28%;“疫情新政”期间为5258家企业豁免转贷费用6424万元;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已接入金融机构47家、中小企业73135家,累计发布融资需求508.23亿元,获得授信403.23亿元,融资撮合率达79%;截至2021年6月末,全市上市企业总数提升至131家,资本市场南京板块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着力坚守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建立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为统领的“1+7”工作体系,实现市、区两级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出台融资担保等八类地方金融组织的13项监管指引,依法依规推动地方金融组织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启动智慧金融监管(服务)系统建设,持续开展金融风险排查和陈案处置,2021年1—5月,全市非法集资大案要案大幅减少,2017年前全市非法集资陈案已全部结案,2018年以来生效判决案件化解率达68%,实现了P2P网络借贷线上全部清零,重点民营企业资金链及交易场所等突出风险得到有效稳控。三是着力增强金融开放创新活力。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自贸区南京片区金融双向开放,出台了自贸区南京片区金融创新发展十条政策,自贸区南京片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积极推进,建设了全国首创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扬子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推动江苏股交中心率先联通证监系统监管区块链业务并获得中国证监会表扬。四是着力谋划推进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加快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建设东部重要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细则等,在上海举办南京建设东部重要金融中心推介会,引进17个金融项目;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主体,启动金融城二期、三期和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建设,打造金鱼嘴和扬子江两大基金街区,引进和培育工银投资等一批法人持牌金融机构,目前南京已集聚各类金融、新型金融组织等市场主体超过1000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金融市场主体超过80家,南京已成为长三角范围内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完备和金融集聚度较高的中心城市之一。
强化作风建设,着力提升群众和企业
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市金融监管局着眼为各项事业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认真落实全市深化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入改进作风,突出务求实效,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对深化作风建设的统筹部署。结合作风建设满意度评议考核情况,研究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办法,制定印发局机关年度作风建设工作要点,突出关切群众期盼等作风建设九项重点工作,明确局机关作风建设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各六项,细化各处室(中心)作风建设任务和责任,组织开展局机关作风整改年活动,加强对处室(中心)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考核,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二是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实际开展“我为南京金融添风采”活动,筹划组织“防范非法金融、倡导理性投资”和“你上市、我服务”活动,2021年上半年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基层社区开展金融宣传活动14次,印发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品2.3万份,在全市地铁主要线路持续播放防范非法集资VCR,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的金融机构设立金融风险防范示范点,举办科创沙龙、开展拟上市企业辅导问诊、积极协调多家拟上市企业相关问题,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企业资金链风险,在为群众和企业服务中发挥职能作用、树立崭新形象。三是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工作本领。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党组及业务工作十项制度规定,注重在“三个一线”中提升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加强年轻干部锻炼和培养,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水平,更加自觉做到勇挑重担、敢于担责,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作者系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