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霞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在新媒体平台下的影响。方法:以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新媒体平台下的延续护理),对照组(50例,延续护理),对比两组的自护能力,并分析出影响意义。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得分为41.56±5.41分比对照组32.43±5.3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2,P=0.001),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综合得分为133.29±11.93分高于对照组得分100.49±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1,P=0.001),P<0.05。结论:在新媒体平台下的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更有医学护理价值,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在世界上已经是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病程长,而且还不能完全治愈,只能通过胰岛素等药物进行血糖控制,病情不发展就是万幸,有一个好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来说就相当关键了,因为这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疾病带来的不适感,还会给心情情绪带来好的体验[1]。尤其在加上现在科学手段的加入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多便利。本文就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带来的自护能力影响做了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对我院接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血糖测试,血糖均不正常,均被确诊为糖尿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59.23±5.61岁),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59.18±5.5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1.2.1延续护理
所有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延续护理跨越了医院到家庭甚至是转院,对患者持续性观察,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对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包括对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密切关注,并对疾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1.2.1新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
观察组在延续护理基础上进行新媒体平台手段的应用,对患者每天进行回访,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描述,对疾病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方案,新媒体平台建立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连接,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和医护人员问题,对于患者出现的种种常规问题做了系统总结,有智能机器人回复,对于紧急情况需要与医护人员紧急联系时,也能顺利找到医护人员,给护理工作效率质量带来益处,对患者疾病及时处理自护能力大大提高。新媒体平台下的延续护理会对接诊的病例,进行详细信息输入,对患者做一个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包括紧急事件处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自护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能力综合得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护能力
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得分为41.56±5.41分比对照组32.43±5.3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2,P=0.001),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综合得分为133.29±11.93分高于对照组得分100.49±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1,P=0.001),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世界一大难题,疾病不能得到根治,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血糖处于正常值,一个好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缓解患者对于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疾病穩定有利。由于信息通信手段技术的缺失,医护人员还是不能和患者得到疾病及时反馈,好在信息时代来了,对于新媒体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不仅对患者及时跟踪回访,还对患者的信息得到真实反馈,对疾病做出个性化方案,对患者紧急事件也能自己解决或者通过医护人员指导下解决,最后实在解决不了就只能通过常规护理来解决。给护理工作带来实质性进展,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对护理工作真正用到紧急之时的,方便个性化管理[2]。所以新媒体平台的对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做到自救有积极深远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延续护理具备护理优势,但缺乏护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黏合度,所以新媒体平台不仅具备了这一特点,还具备个性化护理特点,对疾病知识普及和常见紧急措施处理都做了详细说明,也站在患者角度,若真的遇见紧急情况,可以通过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配合也能达到护理效果,这大大减少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了护理质量,对护理有积极意义,对患者疾病稳定,情绪积极向上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俊林. 2型糖尿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意义探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6(A2): 101-102.
[2]彭雪英, 欧阳冰冰, 林乐容.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7):90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