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引导下交接班在管理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11 18:31彭廷梅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医生引导下交接班在管理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8月在我科住院危重患者,采用“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观察比较实施“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患者的满意度、医护人员对交接班满意度及实施前后交接班时间。结果: 实施“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与医护满意率明显提升,护士评判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交接班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可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医护患满意度,有效改进护理质量。

关键词:医生引导;交接班;危重患者;管理

护理人员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循环,无缝隙对接的工作,这样才能够精准的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准确的交接班是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的保证,能确保护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以及整体性。“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可增加医护沟通,有效的进行信息交换,促使护理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快、突发因素多、病情复杂多样,因此,做好危重患者的护理交接班可以有效的防范护理差错的出现,有效的保证护理安全。我们采用“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8月在我科住院的危重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3月-8月在我科住院的危重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疾病危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以前的护理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观察组按照“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交接。以前的交接班模式是护士先照着护理记录单像读书一样一字不漏的念出来,结束了医生又从头到尾交一遍,相当于一个病人护士交一遍,医生交一遍。“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即“医生先总结式的交一个患者情况,结束后护士补充,然后再交下一个病人。

交接班的概念:是指交班护士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接班护士报告本病房患者情况并交代护理工作,以保证患者获得连续及时的护理,保障病房工作顺利完成。

以前的护理交接班模式的缺点:第一、时间长,浪费医护时间。二、责任护士没有压力,交班的时候照着记录单念,不总结,不熟悉患者病情,床旁交班交不清楚。三、反复交班,参加交班的人不耐烦,值班医护人员不熟悉病房患者病情。

“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的优点:1、针对医护节约大家时间。2、迫使责任护士交班前必须先熟悉所管患者病情,不然在交班的时候补充不上,也可以使责任护士在床旁交接班的时候交得更清楚,接班者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更好的护理患者,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3、也可以使参加交班的医护人员更加系统的了解患者病情、治疗和护理,使值班医护人员在值班过程中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处理,配合紧密。4、提高了医、护、患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交接班时间、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

1.4統计学分析

以SPSS23.0软件对本文中纳入病例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将所纳入的指标进行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6/20),详见表1,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1.提高危重患者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对病情的知晓率: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危机生命危险的患者。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对保障危重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2.加强护士之间交流,提高专科疾病护理知识:护士由于学历、工作年限及经验等因素,每一个人对某一种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对病情的分析也不同,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护理问题,因而做出不同的护理措施;该交接模式可以提供医护交流的机会,在交接班时多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共同讨论护理问题,并做出相应护理措施的改变。护士可以掌握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和专科疾病护理知识,有利于提高主动思考能力。

3.通过使用“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规范了交接,不仅能更详细更准确的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到有的放矢,更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且能够有效的缩短交接班时间,尽快的识别疾病以及进行对应的检查跟治疗,使得护理流程更具备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程序化,全面的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

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采用“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在提高危重患者交接班质量的同时,也增强医护之间的交流,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可以帮助护士掌握交接流程和交接要点﹐规范了交接班流程,缩短护士专业水平的差异;同时病区质控护士和护士长对交接班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时,有了规范的依据﹐规范病房管理。同时使患者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内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信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患者更加满意。本科室已将“医生引导下交接班模式”作为危重病人交接模式,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不断的提高危重病人交接班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璟莹,刘彦慧,杨继鹏,等.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552-556.

[2]廖彬.改良护理交接班模式影响低年资护士专业能力的探讨[J].饮食保健,2017,(20).163-164.

[3]杨骏,詹美芳.规范床旁交接班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5).157-159.

[4]闫娓娓,胡明鑫.自制护理床头交接班表格在医院船ICU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2).43,45.

[5]曾莉,杨冬玲,李晓燕,等.综合ICU危重患者交接班Checklist在床旁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36).78-80.

作者简介:彭廷梅(1987-09-18),女,汉族,贵州省兴义市人,本科学历,护理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护理专业。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超声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营销管理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