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
“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开局伊始,我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发布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吹响了我省“三农”工作的时代号角。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我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农村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农业功能发生拓展,扩大为以土地为载体、与有生命的动植物打交道,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再生产和创造过程。传统农业生产转向绿色、特色、休闲、文化多元发展,成为多功能复合型农业,由此决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治理”三大领域,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吉林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保证农业稳产增产之前提,把好源头关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关键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影响我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省粮食产量连续8年达到700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商品率、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等在全国产粮大省中处于前列。虽然我省整体进入基本农业现代化转型跨越的后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影响重大,事关粮食增产、土壤改良、农业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我省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过去有所提升,但技术创新仍有上升空间,需进一步加大涉农财政支出以支持农业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二是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省内一部分经营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发挥其牵头整合资源的社会价值,但许多农户还是以留守劳动力为主,存在老龄化、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等特点,自身发展受限。除了以上问题,还存在农业产业加工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以及农业经营主体营销意识淡薄、农业品牌市场认知度低等制约因素。
三、全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吉林样板”的有效路径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首站来到梨树县国家绿色玉米生产基地,了解有关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利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等情况,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业的重视以及“三农”问题处于全党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要牢记嘱托,坚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加快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率先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吉林样板”。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动力源”和“助推器”。一是优化升级现有产业体系。要以“三产融合”为重点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构建粮食、畜产品、特产业精深加工板块,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兴旺,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点、线、面”相结合;要以全产业链为目标促进规模化、集聚化,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以此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要以创意营销为手段拓宽新途径新渠道,利用线上直播、线下体验,VR展示、虚实结合等新媒体新模式,促进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农商直供、私人定制等新型营销模式发挥新动能。二是完善提升现代生产体系。要继续扩大保护性科学耕作技术,推广“梨树模式”,如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实现农业面源污染“一控两减三基本”治理,建成永续发展的国家大粮仓;要用现代化农机装备“武装”农业,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粮食生产稳中有增;要加快推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发挥农业卫星数据和信息进村入户等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化作用;要抓好现代种业这一重要的“农业芯片”,努力实现向科技要產量、向融合要效益;要通过农业技术专家指导组以生产实践、典型经验等方式实地讲解,使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吉林广阔的土地上,将最好的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民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三是创新建立新型经营体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要培育建强家庭农场,可借鉴国外组建农协等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要落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231”工程,切实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科学文化素质;要孵化优质产业化联合体,发挥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行业示范作用;要引导规范农业合作组织,推广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规范其运营及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服务农村、富裕农民的作用。
依靠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我省粮食产量80%来自于黑土地。省委、省政府继2018年7月正式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之后,2021年3月又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站在战略高度开展黑土地保护行动,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切实提高生态质量。在提供绿色农产品、畜产品、特产品上,“吉字号”品牌所涵盖的大米、玉米、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山珍、畜产品等优质农副产品附加值得以提升,收益优势明显。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视察吉林查干湖生态保护情况时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要相得益彰。查干湖妙音寺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由此带动松原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83.5%。由此可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
依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成于中国共产党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经济社会实践中。对我省农村治理而言,“十四五”时期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巩固好现有脱贫攻坚成果,继而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加强公共服务“五大工程”建设,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提高农民收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目标上来,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为此,既要抓好村容村貌这个乡村治理的“硬环境”,又要抓好乡风文明这个乡村治理的“软环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共生。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