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雨
2021年5月27日,美国新泽西州,游客从公园远眺曼哈顿
2010年1月4日,迪拜夜空煙花璀璨,世界第一高楼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外界那时才知悉,这个世界之最,楼体高达828米,比第二名的中国台北101大楼足足高出300多米。
迪拜成为当时世界的焦点。在庆祝活动传递的欢喜下,迪拜酋长宣布,将迪拜塔更名为“哈利法塔”,以向当时名字含有“哈利法”的阿联酋总统表达敬意。
以哈利法塔为标记,十年间,摩天大楼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中国、阿联酋、卡塔尔成为建设主力。现在世界最高的建筑里,前20名包含11座中国高楼。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说:“摩天大楼是有雄心的城市向全世界宣扬自己的工具;它们是创造与记载历史的方式;它们是权力与财富的表达。”
其后,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潮,随着各国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出现熄火态势。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下称“CTBUH”)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新建摩天大楼数量同比减少了20%。
高耸的建筑与它闪闪发光的外墙,过去被视为经济力量的象征。世界各国有相似的轨迹,经历多年的“高楼崇拜”以后,人们都不禁回头反思:在炫酷的城市街道和节约的土地上,是否值得维护摩天大楼要负担的成本、代价以及潜在的危机?
想明白这一点后,建摩天大楼的狂热,在很多国家成为过去时。
摩天大楼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美国芝加哥,随后在全美刮起狂潮。20世纪初,写出《时间机器》的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描述他的纽约之行时说:“我在一座摩天大楼面前惊讶地张开了嘴巴,心里充满羡慕—尤其是熨斗大厦突起的前端,在黄昏的微光中犁开百老汇大街与第五大道交汇处的车水马龙。”
但到了21世纪,辉煌的摩天大楼,常与火灾、恐怖袭击等骇人词汇一道出现在新闻头条里。“9·11”当天双子塔的遇袭事件,给世人敲响警钟:超高层建筑就像橱窗里的易碎品,高耸的楼体结构天然承受不了很多危机。
摩天大楼在业内的别名叫“火灾放大器”。其内在结构有很多纵深状的竖井,如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排水道。一旦防火分隔没做好,这些起火后的竖井犹如烟囱,将无限加速火势的蔓延。有研究指出,火借风势,30秒内即可从第1层到达第33层。
与之对比的是,身在其中的人,力量十分薄弱。相关部门曾在高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厦做过一个试验:请一群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85层楼逃生。结果,最快跑出大厦的专业队员花了35分钟。在高层建筑逃生成功的概率,显然很低。
2016年,迪拜市中心63层的酒店发生火灾
火借风势,30秒内即可从第1层到达第33层。
一个更显著的问题是,摩天大楼的高层着火,靠外部力量较难实现救援。世界各国的消防云梯车,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在这一高度的基础上,高压水龙头只能向高处喷射约10米。这意味着,一旦在几百米高的建筑中发生火灾,只能靠建筑内部的防火系统,或直升机有限的洒水量进行救援。
在现实中,从摩天大楼发生的多起火灾事故身上,各国专家得出了结论:楼自身的建筑材料,很可能加剧火势的蔓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摩天大楼由于楼层多、载重量高,建造材料因而大多采用较轻的钢,而非传统的混凝土。
但是,钢材不耐火烧—在600摄氏度下,它的强度和面条差不多。“世界上最典型的此类事故就是美国‘9·11。事实上,世贸大楼不是撞塌的,而是烧塌的,因为高温导致钢结构变形,承受不了上面的重量,就塌下去了。”秦佑国表示。
近年发生的多起火灾,亦不断刷新相关专家对摩天大楼消防安全的认知。2016年,迪拜市中心63层的酒店发生火灾。位于迪拜的中东可持续发展中心的首席技术官托姆·博伦描述火灾场景时表示:“这就像一场野火,沿着建筑物的两侧向上蔓延。它非常难以控制,而且速度非常快,发生得非常快。”
在研究这场大火时,相关专家发现,用来连接外墙侧面的铝塑板包层,是导致火势迅速蔓延的“真凶”。与钢材相似,铝塑板包层与摩天大楼有适配的能力:其拥有较好的保温和防水功能,同时外表美观、安装简单且较廉价。
但这些包层依然为易燃物—当其在高楼外墙密集地分布时,仿佛一条导火线,加剧火势的朝上蔓延。
除了内部的消防风险,城市中心林立的摩天大楼,远未达到如表面般的坚不可摧。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承建通天高楼,意味着付出极高代价。
2010年落成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即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消耗和浪费。据媒体报道,哈利法塔的空调系统每天须用水1.5万升,这相当于20个游泳池的标准蓄水量,供水系统每天还得提供114万升淡水。而在用电的高峰期,该大楼全部的耗电量,类似于同时点亮50万个100瓦的灯泡。
2016年9月26日,工程师在检测造成旧金山千禧塔下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