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
摘 要:新时期,深入广泛地推进我国中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素质的培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下中学生的劳动现状,进而提出措施,推進劳动精神扎根到我国中学生思想深处并且发芽。
关键词:劳动精神;学生思想;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精神的宣传,加大对广大学生进行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广大青少年必须始终坚守劳动光荣的理想信念,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努力与劳动创造价值、发挥自己的价值。初中阶段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形成正确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和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精神,这既有利于促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对加快和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城市里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对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只管孩子学习而忽视了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家长中大部分又存在着溺爱心理,剥夺了学生劳动的时间和机会,忽略了对学生生活劳动技巧的培养。同时,很多学生以学习为借口,假期里,他们大都在各个兴趣班、辅导课之间奔波忙碌,常常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在家里也不参与家务劳动,导致现代学生在劳动精神培育方面有所欠缺。
二、劳动精神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的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师要将传统的劳动思想观念和劳动精神道德教育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劳动的意义,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并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领悟了劳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劳动者才是社会的主人,才是最值得被尊重和爱护的人,让他们为自己的劳动感到自豪,并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包含勤俭节约精神、努力奋斗精神、创造创新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我们必须加强学校的劳动教育,使劳动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一是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广大中学生严格厉行廉洁、勤俭。我国当代的青少年普遍出生在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充裕的时代,容易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滋生一种攀比或者享受的心理,导致大部分青少年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学校应该将勤俭节约精神的培育充分运用到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中,运用到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学校环境与氛围,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树立健康、良好的消费观。二是培养艰苦奋斗、务实的劳动精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必须培养和形成劳动精神,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善于擅长劳动的价值观,从小事中培养并践行艰苦奋斗精神。三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面对时代日新月异的进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不仅迫切需要学习与掌握传统的劳动技能,同时还需要他们在传统的劳动中进行创新。
3.结合学生特点,制订相应的劳动计划
中学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对我国的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做出一套科学、合理、翔实、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每个学期对劳动教育目标要求和框架清单,并将其内容细化到每月、每周,细化到每一位学生。二是按照学校计划分类把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育、生产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编入学校的日常规划中,实现对学生多方位劳动教育。按照相关规定,中学生每周至少要进行一个课时的劳动教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加强体力劳动教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动手参与劳动的全过程。
三、结语
新时期,培养劳动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重视学生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劳动精神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全方位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燕平,朱志明.新时代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1).
[2]张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
[3]祝潇.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334(23):188-190.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构建三方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S[2020]GHBZX1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