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加新
摘 要 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乡镇,潜力在农业,希望在农村。目前,大多数丘陵贫困县区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业特色产业不发达。南部县位于川中盆地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属典型的浅丘地貌。通过分析南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南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6个对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优“亲水”品牌;注重科技引领,优化人文环境;利用项目带动,深挖发展潜力;招商引资,借势发展;建设园区,壮大发展规模;优化配置,凝聚发展活力。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带动;丘陵山地;四川省南部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5.026
南部县位于川中盆地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属典型的浅丘地貌。全县面积2 311.36 km2,有耕地60 847 hm2。总人口1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0万人、占77%,非农业人口31万人、约占23%。县城所在地城区面积20 km2,常住人口20万人。南部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川陕革命老区县。2014年,南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98个、贫困人口32 734户103 273人,贫困发生率9.8%。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南部县域经济目前还处于农业经济向农业特色产业化过渡的阶段,故按照“农业产业化→农业特色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轨迹,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脱贫奔小康的同时,必须强化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发展意识。
1 现状
1.1 政府积极引导,农业特色产业逐步做大做强
南部县紧紧抓住农业特色产业这个“纲”,牢固树立“农业特色产业兴县、农业特色产业强县”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采取非常规举措,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从2018年开始,南部县通过引进业主自建、县农投公司统建、股份合作联建等方式,连续建成0.4萬公顷“盘龙至八尔湖”晚熟柑橘产业园、0.67万公顷“定水至升钟湖”晚熟柑橘产业园、0.33万公顷“火峰山至长坪山”晚熟柑橘产业园,总面积达1.4万公顷,栽培品种有春见、不知火、爱媛38、大雅、沃柑等,从12月到次年5月,半年都有晚熟柑橘销售。南部县共有农业特色产业企业230余家,其中集团企业87户,注册资金19.6亿元,从业人员4万人左右,规模以上企业42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家,年产值超5 000万元企业7户。
南部县水资源丰富,嘉陵江流经境内78 km,八尔湖、盘龙湖、观音湖、红岩子湖、升钟湖星罗棋布,“一江五湖”48条河流纵横交错。而今在南部县满福坝,一座亲水的现代生态文旅新城正在崛起着力构建以红岩子湖为核心,以升钟湖、八尔湖、观音湖、盘龙湖为增长极,以嘉陵江流域风情小镇和江、河、湖生态湿地建设为支点的“一核、四极、多支点”城乡发展新格局,成就了南部县无与伦比的亲水景观,为南部县打造水域资源开创农业特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从2006年升钟水库库区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南部县委、县政府将以目前库区已经发展起来的“渔家乐”为主体,发展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加快建设升钟湖4A级景区,大力发展“钓鱼节”这一旅游品牌,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旅游品牌;依托升钟湖0.53万公顷湖面,将升钟湖打造成为水上运动中心,打造水上嘉年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1家四星级酒店、升钟湖大酒店、升水湖度假村,修建4个大型停车场;包装了150余家渔家乐家庭宾馆;对升钟湖景区500余名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进行接待常规礼仪、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常识等培训。与此同时,湖边还建起5个标准的旅游码头,淘汰了原来的生产生活用船。景区旅游接待软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升钟湖风景区内,13亿立方米湖水库容,0.53万余公顷烟波浩淼,主航道静水长达80 km,湖区风光秀丽,绿岛棋布,水清鱼肥,有红尾、翘嘴、银鱼等40余种珍稀鱼类。
南部县八尔湖旅游景区占地面积近1 133 hm2,其中水域面积约2.8 km2,酒店建筑面积30 000 m2,是市县旅游扶贫重点建设项目。湖岸风光秀丽、景色优美、花木繁盛、真是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景区现有八尔湖23个岛屿、吕洞宾悟道仙境——纯阳洞、纯阳山湿地公园、一江五湖叠水微景、水韵花谷、休闲竹苑、八仙剧场、会仙阁楼、民俗文化古街、观光游船、梦幻水舞水幕电影、720°沉浸式体验馆、儿童游乐场等游览项目和景点;二期正在开发建设项目有直升机飞行体验广场、美食画舫船、水上帐篷酒店,悬崖秋千、高空索滑、高空自行车、9D水上玻璃桥、玻璃水滑道等惊险刺激的游玩项目。
1.2 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
南部县欣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产品就为晚熟柑橘。该公司投资1 500万元,在铁佛塘镇片区12个村发展“不知火”柑橘万余亩,成为带动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南部县杉福科技种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及四川劲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辟南部县及周边0.1万公顷的桑椹产业基地,2.33万公顷的储备桑园,年可处理各类水果10 000余吨,年产果汁饮料5 000余吨,果酒2 000余吨、桑果干及桑椹面等其他桑产品1 000余吨,已成为集优质桑椹选育、良种繁育、种植、科研、桑果深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升钟镇“蜀昇源中药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面积种植天麻、川佛手、栝楼,同时开始培育黑木耳。已认证有机食品基地1 400 hm2,以此推进桑枝竹荪、野生天麻、天麻芽茶、野生青冈菌和大红菌、青冈细黑木耳、富硒高营养黑花生、道地黑芝麻、小黑豆、川佛手、黄精、百合、生态大米等优势特色产业,德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入蚯蚓,将牛粪变成有机肥,然后种蔬菜。花卉、水果、坚果种植,南部县华友特种野山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位于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南部县三官镇白山岭村、大王镇金子山村,距县城20 km。合作社总投资1 580余万元,总占地面积33余公顷,拥有养殖基地2个,建有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场舍7 000余平方米,原生态放养场20余公顷,年出栏原生态野山猪5 000余头,年产值达3 000万元,是目前川东北最具规模的原生态野山猪科技研发、定向繁育的现代养殖企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国家颁发的“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畜禽养殖环保达标认证”“全国标准化特种山猪养殖示范基地”,申请的“民桂”商标被国家商标总局合法“注册”,合作社理事长杨桂华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始终坚持把原生态安全放心食品、帮扶困难群众、贫困人员与发展养殖着为抓手,她个人先后荣获了中国老区“脱贫巾帼标兵”“市劳动模范”“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带头先进个人”“弘扬家风传承美德先进个人”。养殖场内95%的员工都来自贫困人员,长期解决200余人进场务工,解决闲置劳动临时用工5 000余个,承包贫困村和邻近村长期闲置的撂荒地27 hm2,改种优质牧草,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南部县雄狮依东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投入生产,为保证牛肉品质安全放心,该社不允许饲料中掺杂非法原料,主要采取草料和自配精料喂养,年出栏可达400头,销售额超600万元。南部县青田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开展果树、苗木、水果等的种植、收购、销售,其养殖的蚕桑为汉缘丝纺有限公司提供蚕丝。南部县汉缘丝纺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发挥青田蚕业多年的蚕桑生产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合作社现有社员180人,均为公司农业板块的主力军,其中贫困人员入社人数占合作社社员总数的50%,为脱贫奔小康产业扶贫做出了贡献。
南部县广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养殖母猪700多头,年产仔猪15 000多头,圈舍面积3 000多平方米,是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种养结合,有爱媛、沃柑、青脆李、花椒等有机农作物面积33多公顷,有生态鱼塘20多公顷。南部县稀有的“三黑一菌”(黑花生、黑豆、黑芝麻、花香菇)等作物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南部县祥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80余公顷规模化种植优质粮油及食用菌,在南隆街道太洪村流转土地13 hm2建设水产养殖基地,在李家坝村流转土地10 hm2规模化建设食用菌种植产业园。南部脆香甜柚是当地有名的特产之一,具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柑橘属中较早熟的柚类良种,果形美观,果大皮薄,质脆化渣,酸甜适度,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高,汁多核少,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南部县梅橙香货种植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晚熟柑橘、早熟李、红心猕猴桃等水果,种植面积为53余公顷。走近一看,果园下,还种着蔬菜、养着家禽家畜。林下套种蔬菜面积53 hm2,专用有机蔬菜种植面积13.33 hm2。林下饲养虫草鸡、鹅等,养殖场面积达2 000 m2。同时,开展蚯蚓饲养、自制有机肥改土项目。周边乡镇共计15个村600余农民发展晚熟柑橘及林下种养殖项目,带动面积达147余公顷。南部县千秋乡杨柳村三森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專注半夏种植、生产、收购、加工。2013年秋天,梁雄回乡创办鲜季农场,并在南部县碾盘乡(建制调整并入谢河镇)下窑坝村、陈店村、旱拱桥村设立农场基地,占地67多公顷,发展智慧农业和生态产业,打通了北京与南部消费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除此之外,鲜季养殖园拥有5栋猪圈、3栋牛圈、3栋育雏室、15个标准散养鸡圈、1个设备先进的屠宰场。整洁的青贮车间和青贮仓库等原料车间为养殖园提供生态食料保障。鲜季农场坚持走大城市中高端消费路线,与中国银行、中国钢铁集团、中建集团签订定点采购订单,让南部县的扶贫大礼包实现“赴省进京”,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帮助农民工致富增收,兑现土地流转资金600多万元,每月支付管理人员和农民工工资80多万元。
2 对策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优“亲水”品牌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提供公路交通保证,提升农村公路系统性,达到县城与乡镇、相邻乡镇间、乡镇与行政村之间全部实现公路等级化,努力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南部县先后修建“定水至升钟湖”、G75与八尔湖互通出口及嘉陵江三桥,建成了“定水至升钟湖”晚熟柑橘产业园、“盘龙至八尔湖”晚熟柑橘产业园、“火峰山至长坪山”晚熟柑橘产业园。正在修建的G75互通连接线产业带规划0.33万公顷。
做好乡村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快城镇、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中心集镇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配套水平。完善县城镇、中心集镇规划区内的通信、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燃气、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建设完善基础传输网、通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加强以光缆通信、无线电通信等为传输手段的全县骨干网、本地网和接入网建设,以加快发展农村通信建设为重点,充分实现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增值业务和数据业务,做好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创新党政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金融支持、合作社组织“五方联动”模式,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2017年,深度贫困村南部县纯阳山村27户贫困户利用政府贴息贷款、产业扶持基金与龙头企业四川森肽集团合作共建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有劳动力的直接入园生产,无劳动力的保底分红,企业负责原料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15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年获利150万元,12户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年分红10万元,实现了贫困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
2.2 注重科技引领,优化人文环境
2.2.1 优化舆论环境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板报、横幅等载体,大力宣传推进全民创业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辞职创业、外来创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好办法、好经验、好典型,鼓励贫困户参与学习现代特色产业知识。
2.2.2 优化政务环境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切实把政府职能重点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
2.2.3 精准结合+创新模板,旅游扶贫促带动
在精准结合和创新方面,南部县充分利用区域水资源丰富,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特色优势,以地域特色推进旅游扶贫,坚持把景区开发与乡村建设统筹结合起来,实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整村连片推进,确立了“建一处景点、引一批企业、活一带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思路。为用好用活有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不少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措施,以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2016年,南部县专门邀请国内顶级规划设计团队对八尔湖、升钟湖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启动景区内多个项目的包装打造和招商引资工作,已编制完成八尔湖、升钟湖招商手册,并成功引进森林康养、旅游船舶、现代滴灌示范片、金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西子桃庄等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景区。同时,通过对八尔湖、黑龙观村莲博园、庙子山村飞龙生态园、正觉寺村寺外桃园、大佛村禹迹山等资源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厚重的贫困乡村的旅游景区进行重点投入,改善贫困村的生活生产环境,带动康体养生旅游、度假旅游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目前,南部县已完成多个2A景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带动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如以黑龙观村为中心的黑龙观景区,已拥有666余公顷20多个品种、连片莲藕基地的莲藕集观赏、美食、游玩于一园。每当莲花绽放的季节,景区就会吸引大量来自南充本土及重庆、成都等地的游客。目前,该村300户农户中已有20多户开办农家乐、经营小卖部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 750元。
2.3 利用项目带动,深挖发展潜力
2.3.1 加快建设“三大”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片
火峰示范片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 000万元,发展脆香甜柚基地200 hm2、莲藕基地133.33 hm2,新建居民集中点3个,城郊型生态旅游景点初具雏形。碧龙示范片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 000万元,发展脆香甜柚基地66.67 hm2,新建居民集中点1个,集餐饮服务、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初步建成。长坪、楠木示范片完成“一轴两核五片”规划设计,到位扶贫专项资金2 000万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3.2 不断拓展老区扶贫开发新战线
以南部县人大“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的议案办理为切入点,建立起老区未来3年的项目投放台账,并成功立项楠木、八尔滩库区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片。
2.3.3 深入推进重点贫困村综合开发
大佛村、罗宝殿村等10个村投入项目资金1 000万元,产业、基础、人居等整体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从贫困村向示范新村的深刻转变。
2.3.4 切实开展劳务扶贫培训
瞄准农村青壮年贫困群体,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 316万元,结合就业扶贫政策支持,采取扶贫车间就业订单、定向式培训,转移就业9 451人。
2.3.5 充分发挥互助社的信贷扶贫作用
9个扶贫互助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累计入社970户,互助资金总额147.8万元,发放互助资金346.4万元,为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和谐村风民风发挥了积极作用。
2.3.6 广泛凝聚社会扶贫力量
中省市县定点帮扶部门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 612万元,引进帮扶资金8亿元,切实改善133个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浙江洞头地区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南部县,扶持壮大扶贫产业龙头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1家;积极筹备扶贫协会暨扶贫基金会,募集民间帮扶资金635万元。
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南部县始终将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作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卡贫困村为对象,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以龙头促带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同时,以举办乡村特色旅游节会活动为推手,先后举办了升钟湖“钓鱼节”、保城乡(建制调整改名为西水镇)“菜花节”、三清乡(建制调整并入长坪镇)“孝亲节”、玉镇乡(建制调整并入伏虎镇)“牛王节”、四龙乡(建制调整并入流马镇)“莲花节”、南隆街道望月村“桃花节”、碧龙乡(建制调整并入铁佛堂镇)“桑椹采摘节”等10余次乡村旅游节会活动。
2.4 招商引资,借势发展
2.4.1 拓宽招商引资领域
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强县”战略,既要始终把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又要注意引进技术含量高、财政贡献大、有利于产业配套、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
2.4.2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主动与重点城市的招商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上海、浙江等地的投资公司和招商代理公司有效对接,有目的地走访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捕捉招商信息,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南部县。充分调动乡镇、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招商责任,广泛收集项目信息;聘请一些长期从事经济工作、有广泛社会关系、热心招商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作招商顾问,拓宽招商渠道;切实发挥在南部县投资的企业家、曾在南部县工作及南部籍在外工作的同志的作用,积极鼓励他们帮助本地招商引资;组织专题招商,积极组团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通过各种渠道把南部县的优惠政策和優良环境宣传出去,力求谈成一批项目,引进一批资金。
2.4.3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充分挖掘县域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资源加工项目,特别是深加工项目,以资源换项目,以资源换投资。争取和配套优惠政策,为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提供最大程度的优惠和保障,争取企业低成本进入,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
2.5 建设园区,壮大发展规模
2.5.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起点经营。在集中区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面,严把企业入园关,禁止污染重、效益低的企业进入集中区。该县园区内路、水、电、气、视、讯及管线网络铺设和绿化工程起点较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先期筹划到位。
2.5.2 创新机制,完善设施
积极探索农业特色产业集中区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投入、联合开发、收益共享”的开发建设模式。集中区企业围墙外的水、电、气、路灯、闭路电视、光纤通讯、宽带网络等工程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由各职能部门完成。充分利用集中区良好的发展预期,组建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实现滚动发展。
2.6 优化配置,凝聚发展活力
2.6.1 集中优势资源,培植特色产业
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对县域经济而言,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竞争力。
2.6.2 整合优势产业,实行集约式发展
实行相同和相近产业的集约式发展,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2.6.3 促进优势互补,开展对外合作
南部县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劣势在于投资不够、科技水平不高、研发能力不强。只有加大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的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