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渗透,发掘小学德育管理新起点

2021-10-11 12:36王春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9期
关键词:起点小学班主任德育

王春丽

[摘 要]德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班主任要担负起德育管理的重任,利用一切机会展开德育渗透,对学生实施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塑造,这都属于班级管理重要内容和目标追求。班主任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对学生进行行为矫正、利用多种契机展开方法引导、组织更多文化活动进行德育管理,如此,才能为学生思想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起点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7-0095-02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建立德育渗透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在具体操作中,班主任要做好学情调查、展开常规教育、正面引导感化、进行活动组织促进,通过寻找更多德育渗透时机,对学生展开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让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现实意义。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对学生展开德育管理是最常规工作,抓住更多德育渗透机会,势必能够为班级管理注入丰富动力。

一、学情调研,学科教学渗透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更多教育手段展开德育渗透,给不同群体设定不同教育策略,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特别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教育是自然而然的。班主任需要与科任教师达成更多共识,要求科任教师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自然实施德育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有了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还比较肤浅,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才能进行针对性施教。在学情调查中,班主任需要从几个方向进行设计和组织。首先,班主任要直接与学生展开多种对话。个别谈话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学生大多畏惧班主任,对班主任的个别约谈会持紧张态度。班主任要做好调节,运用平和亲切的语气与学生互动交流,这样可以获得最为真实的学情信息。其次,班主任要做好观察。学生平时的表现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其中肯定会有一些隐情,如果班主任能够细心观察,对相关学生进行重点关注,自然会有一些新发现。学生年龄较小,喜怒哀乐大多都有外化表现,班主任从学生表情上都可以做出一些判断,当相关讯息出现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以便找到教育的契机。第三,如果有需要,班主任还可以定期进行征询性学情调查活动。以问题调查形式,集中征询学生的意见,这样的操作也会有更好的效果。学生有很多话不会主动和班主任说,但利用征询机会,能够表达出一些心理诉求,这样班主任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学情信息,并随时对班级管理工作做出对应调整。德育管理与班级管理融合到一起,班主任在执行班级制度时,需要渗透更多德育内容,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心理触动,让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第四,班主任要注意培养一部分学生骨干,并设定特殊任务,要定期不定期向班主任汇报班级中的情况,要将班级中最新鲜的事情及时地传递到班主任这里。

班主任有更多学情调查机会渗透德育内容,为班级管理注入丰富动力。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需要落实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唯有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才能形成丰富德育管理效果。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个性的思想,班主任施教要切准学生心理,做好学情调查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先决条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更贴近了,师生关系也更近了,这对提升教育品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行为矫正,常规教育渗透

学生行为呈现差异性,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行为矫正时,需要结合学校常规管理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一致性。学生行为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班主任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当学生出现不规范行为时,也能够运用相关制度进行必要的纠偏处理。行为矫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特别是小学生,因为自控能力相对较低,不规范行为会反复出现,班主任要有教育纠偏的耐心和信心,让学生逐渐改正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几乎每天都需要处理学生之间的一些纠纷和矛盾,不管学生不规范行为出现在哪里,都能给班主任带来德育渗透的机会。在具体处理这些问题时,班主任需要有心理辅导的主动意识,让教育在和风细雨中完成。如班级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冲突,有学生甚至要大打出手了,班主任将当事学生进行隔离,然后着手处理相关矛盾。这个时候,班主任需要设置一个冷处理的过程,先给这些学生一个回味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冷静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学生情绪得到控制之后,班主任再度介入,自然能够获得好的效果。如果班主任不急于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是与学生展开其他方面的交流,一定会让学生产生更多心理触动。当班主任从外围展开情况了解,当事学生肯定早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都能够主动承担了。如果个别学生出现情绪异常了,说明其心理早已遭遇了磨难,班主任此时需要及时出现,对学生展开更多的安抚,学生也会给予对等的回应,能够说明实情,以期获得老师的同情和支持。如果班级中出现一些怪现象,班主任要从正面做出疏导,让正能量发挥主导作用,那些不良思潮自然就會退潮。

班级管理渗透德育内容,不能是简单地说教,更不能靠行政命令,只有从更多角度展开对应教育和引导,用教师的关爱展开施教,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班主任需要做贴心引导,从情感角度给予更多支持,这样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正能量,从而战胜困难和挑战。学生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即使相同的错误犯了多次,班主任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从心理角度展开对应施教,让学生顺利走出阴霾。

三、正面引导,心理干预渗透

学生出现行为问题,其主因来自其心理,唯有对准其心理展开对应引导,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心理干预环节设计中,班主任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有分层教育的意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给予不同的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形成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从心理角度展开干预渗透,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规律,班主任要有创新意识,对德育渗透有更准确的把握。

班主任执行德育管理制度时,要注意整合教育契机,利用心理教育展开相关实践,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很多家长反映,说学生回家之后,看手机玩游戏成瘾,已经到了失控的程度,家长们对此都有同感,而且显得很焦虑。班主任针对这种情况,推出主题班会“我为手机控”,要求学生介绍生活中是如何玩手机的。在班会的最后,班主任让学生列举过度玩游戏的危害,学生开始陷入独立思考,很快就有信息反馈。有学生能够从几个方面做出梳理。如长时间看手机,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玩游戏耽误了学习;玩游戏不参与运动,身体也会受影响……班主任将学生列举的危害逐一列出,并将这些内容发送到家校网络平台上。家长看到这个情况,都给予必要的回应,班主任又将家长们的留言转投到多媒体,让学生来阅读这些内容。学生大多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以后不再玩手机游戏了,有学生甚至还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班主任没有做出什么教育,也没有对学生不良习惯做出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归结玩手机的危害,让学生自觉醒悟,明白长时间玩手机会造成多方面不良影响,这说明班主任已经抓住了学生心理,没有批评不代表没有教育,一来一往的转发,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心灵的沟通,其教育便自然生效了。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做平台,全面渗透德育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触动,德育管理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家长和教师,不能一味对学生展开批评教育,当学生知道了利害关系,自然会有理性的选择。

四、活动组织,生活实践渗透

学生对一些文化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班主任有意识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带来丰富教育成效。

如学校组织的孝德文化传承专家讲座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并结合专家演讲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学习任务。其一,邀请家长参与这个演讲活动,孝德文化关涉家庭教育,家长参与这个讲座,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还能够对家长形成一定教育,这对提升学生孝德思想品质有重要帮助。其二,写出听讲感想,聆听专家报告后,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写出一些感想,表达传承孝德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设计以后的实践计划,用实际行动矫正自己的行为。其三,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孝德文化方面的故事,准备参与班级故事会。在班主任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参与活动主动性很高,在活动中获得的学习历练也很深刻。

班主任结合学校活动展开跟进设计,从不同角度展开德育渗透。孝德文化活动本身就是属于德育范畴,班主任在跟进的任务设计时,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让学生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特别是家长的参与,对学生的冲击会更为直接。专家讲座过程中设计了亲子互动任务,要求学生跪谢家长的养育之恩,其场面很有震撼力,對学生带来的心理触动会更为强烈。

德育管理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进入班集体后,班主任要担起其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展开德育渗透,这是班级管理的实践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诉求。班主任教师要建立适时渗透的意识,利用一切契机展开德育管理,对学生展开对应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成长自我,这对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帮助。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起点小学班主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