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1-10-11 12:37潘盛
教育界·A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教学青少年

潘盛

【摘要】中小学体育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近二十年来的教学改革,从“体教结合”“教体结合”再到今天的“体教融合”,其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调查和梳理,对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学校师资和校园竞赛等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教学;青少年

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都呈下滑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和湖南考察时都提到了青少年眼睛近视问题,说道:“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为此,教育部出台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2020年8月31日,体育总局、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改革的出发点在学校,落脚点也在学校,但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可以活跃学习氛围,保证教学进度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但是由于学科地位问题再加上缺乏监督和管理,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上课较随意,“集合-自由活动”现象较多。新课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很多教师就没有正确解读其内涵,认为只要学生不出意外就是达到了健康第一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较单一

目前笔者所在的城市中小学都设置了体育小考、体育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的好坏将决定能否进入一所好的初中或高中。以考试为指挥棒,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好的一面就是学生确确实实锻炼了,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家长也紧张起来了,为孩子报体育补习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应试之下,锻炼方式变得单一了,教师上体育课就是练习考试的项目,如跳绳、50米跑、仰卧起坐等,球类项目的课时安排少之又少,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科学的教学计划,存在经过12年的基础教育后学生篮球不会三步上篮,足球不会脚内侧踢球的现象,对培养竞技后备人才极为不利。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评价机制不单是指学生方面,还包括教师方面。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体育教师容易变得职业怠慢,没有动力和激情,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上课的教案一成不变,应付检查,对学生的技能习得情况也漠不关心。曾经有一位已经就职的学生跟笔者说:“太安逸了,就像条咸鱼一样,只要不出教学事故,你想怎么上课都行。”在教师评价机制不严谨不完善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的确令人担忧,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是单方面地进行量化评价,缺少科学性。

(四)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

全国示范性院校和各综合性大学、专业体育院校每年毕业十几万人,招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缺口还是很大。一些小学由于缺少专业体育教师,不得不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兼职体育教师的现象很普遍。这些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缺少参观学习的机会,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往往处于瓶颈期,处于一种想教不会教、怕教不好的尴尬境地。

(五)联赛机制不完善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是两码事。俗话说:“学以致用”。单个技术要转化成运动技能,需要在比赛的场景中运用。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做赌注,很少在校园里建立单个运动项目的联赛,如篮球、足球等身体对抗强度较大的项目。目前,学校以开展无身体接触对抗项目为主,例如校运会的各种跑类、投掷类项目。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对策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做到这几点:第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第二,使学生学习运动知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积极上进、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订,确保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能如期达到。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活动中获益,既达到相应的运动量,又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学生伏案学习现象较多,容易形成不良的坐姿,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影响未来的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相应的语言和运动手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身体姿态。

(二)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组织

回想从小学到初中这9年的学习历程,我们学会哪些运动技能?是否能熟练运用呢?一些专家学者不提倡早期专项训练,与现在体育后备人才薄弱自相矛盾。在西方体育强国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以学生身份代表国家征战奥运会的。我国的后备人才培养还是要从学校抓起,从体育课抓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引导学生爱上体育,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就要发现其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当地的传统文化可以适当引进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板鞋、踩高跷、竹竿舞等。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在中小学可以改变上课的组织形式,打乱走班制度,如设置篮球班、足球班、排球班、形体班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学有所获,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完善监督机制和踐行评价制度

没有监督就没有顾虑,就没有进步。在校园内以分管体艺类的领导为组长,组建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进入到课堂听课,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建立奖惩机制、约谈制度,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放羊式”“聊天式”的课堂。在评价制度上,从两个大方面进行评价:第一,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态度、备课情况、课程开发等进行全面评价;第二,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育健康档案,涵盖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初一到初三,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运动技能表现、测试的成绩等,将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归档,实时监控学生的身体状态,便于对症下药。

(四)多元化的教师聘用制度

中小学体育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待遇问题。人大会议多次提及提高教师的待遇,教师是民族的支柱,如果孩子没有教师,何谈发展?在教师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教师的聘用制度,有带编制聘用的,有合同式的,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考察选取有资质的体育机构进入学校教学,降低招聘条件,引进一些退役运动员入校就职。另外,要保护好本校教师的利益,在课后辅导环节实行同工同酬,外聘教师和本校教师福利不能相差太远,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开展体育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比赛,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五)營造良好的校园竞赛文化

为营造积极阳光的校园氛围,学校要适时开展体育类比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学校内建立学生竞赛协会,负责组织和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在高年龄段(初中及高中)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立单项运动协会,负责相关比赛开展和组织以及裁判员的培训工作,完善校园内的联赛制度,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在低年龄段(小学)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组建本校的运动代表队,由专业的教师进行带队培养,以赛代练,用比赛检验教学成果。

三、结语

我国地域广阔,贫富差距明显,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比如场地建设、经费划拨,没有物质作为教育的基础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将成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只有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转变对体育的偏见,才能顺利开展校园竞赛活动,同时落实好监督机制,保证教师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落实优秀人才引进政策,解决教师的空缺问题,开展教师学术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教学改革,真正达到为祖国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王登峰.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4,12.

钟秉枢.问题与展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5-12.

贾炳涛,颜乾勇.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9):90-91,174.

毛振明.近2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回顾与反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3):1-6.

赵利,田雨普.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2):97-100.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育教学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