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琦欣
一副大胡子、两道浓眉、冷峻的眼神,这就是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袁仲谦老师的样子。
袁仲谦学识渊博,对学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所以学生们对他又敬又畏,背地里都叫他“袁大胡子”。
1913年早春,袁仲谦老师遇到了一位“不太听话”的学生——毛泽东。
国文课上,袁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严先生祠堂记》,让学生们写一篇读后感。其他学生都写得中规中矩,只有毛泽东,他既不认为刘秀是礼贤下士,也不觉得严光不图名利,提出了和袁老师截然相反的观点。
袁老师虽然心里有些不悦,但看到毛泽东这些新颖的观点,还是觉得这个学生很有想法。可是读到最后,看到毛泽东写下的“民国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次作文”时,他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并未要求作文标明日期。
思考了一下,袁老师给毛泽东留下了一段评语:“作文、做事须守一定之规,切忌标新立异。”不仅如此,袁老师还把作文本退还给毛泽东,要求他把最后一句话删掉,重新抄写一遍。然而,袁老师催了好几次,毛泽东也没有重抄。这可惹怒了袁老师,他认为这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直接撕掉了毛泽东的作文本。毛泽东当然不认可老师的处理方式,要求一起去找校长评理,闹得袁老师下不来台,两人不欢而散。
可是,经过一年多的相处,毛泽东渐渐发现这位袁老师虽然思想有些保守,但是古典文学底蕴深厚,对待学生全心全意,是一位好老师!而袁老师本就欣赏毛泽东的才华和认真的学习态度,也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两人畅谈后消除了之前的误会,从此亦师亦友,袁老师教给毛泽东的读书、写作方法,更是使他一生受益。
1950年,毛泽东从同学周世钊那里得知袁老师已经去世多年,师母生活困苦。已经成为共和国领袖的毛泽东立即给湖南省政府主席写信,让他关照独居的师母。要知道,毛泽东是明令禁止对自己的亲戚朋友予以照顾的,但在老师这里,他却破了例。
1952年,毛泽东又亲自给袁老师写了碑文“袁吉六先生之墓”。可见,尽管毕业后,毛泽东没能再和袁老师見面,但是他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位大胡子老师,感念着老师昔日的教导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