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鹏,郭姝姝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100038,北京;2.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038,北京;3.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4.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100038,北京)
我国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水利成为农业发展和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支撑。灌溉工程建设伴随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仍然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数千年灌溉农业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的灌溉工程遗产,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农业综合条件较好,在历史时期就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建设,具有鲜明的灌溉工程遗产属性和内涵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系统展示传播灌溉历史文化和传统水利科技成就,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
加强灌区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灌区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设立与持续八年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和重视传统灌溉工程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科技价值。大中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且大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利遗产及水文化资源丰富又独具特色。充分认识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价值,把握“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优化灌区管理制度改革的历史契机,将灌区文化建设纳入灌区现代化体系,将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弘扬与续建配套工程有机融合,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系统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将为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特殊贡献。
结合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管理提升工作,将灌区建设成为历史遗存得到科学系统保护、特色文化得到充分全面彰显的“文化灌区”,具有重要文化和现实意义。
建设“文化灌区”,系统保护各主要灌区历史水利工程及相关设施遗存,留下灌区建设发展过程的历史见证,将使全国不同区域、众多灌区水利遗产得到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存国家农田水利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全面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添砖加瓦。借此契机,深入挖掘和梳理灌区特色水文化,系统建设灌区水文化展示体系,面向社会公众科普宣传我国悠久的灌溉农业发展史、灿烂的灌溉水利文明,彰显水利对中华文明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支撑地位,传承弘扬水文化,讲好灌区水故事,对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文化灌区”,在保护基础上科学充分利用灌区灌溉工程遗产,并以水系为脉串联整合灌区其他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以水利特色文化为灌区农业、旅游等产业赋能增值,促进区域文旅融合、水利文化与灌区特色生态文化景观融合,为灌区农旅融合、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水利文化助力,推进灌区全域旅游和文创产业发展,结合灌区文化景观建设改善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灌溉遗产保护的水文化价值实现机制,在传统GDP及近年来提出的GEP(生态产品总值)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水文化向GCP(文化产品总值,C即culture)转化并逐渐树立水文化产品价值观念,在彰显灌区文化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建设“文化灌区”,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传统灌溉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优秀历史经验。在具体灌区现代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方案制定中,应传承延续合理有效的历史做法、历史习惯,特别是在灌区“最后一公里”末端管理方面,各地都有不少简易但行之有效的历史经验制度。历史灌溉工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水利理念与工程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曾将都江堰誉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研究总结传统灌溉历史经验,对当前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精细化管理”作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列入其中。如何把握“十四五”期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历史契机,系统推进灌区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充分认识结合现代化改造开展灌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新时期水利为灌区农业、城乡生活、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综合发展服务的宏观定位,统筹考虑“文化灌区”建设和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及其他目标任务,统一规划做好灌区“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文化彰显”多目标一体的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层面出台鼓励支持大中型灌区在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同步建设“文化灌区”的指导意见,并制定或修订指导灌区文化建设的标准、导则等规范性文件,为具体实施层面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全面摸清灌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系统建设“文化灌区”的基础。要系统开展灌区文化资源调查,具体包括两大类:一是灌区水利文化资源,包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灌溉工程设施、灌溉管理设施、灌溉水利碑刻档案文献、水神崇拜祭祀等文化设施、其他能够见证灌区建设发展历史的相关各类遗存遗迹,以及治水人物及传说故事、水文化民俗节气、灌区水利相关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等;二是灌区内其他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各类非水利的文物遗存、古镇古村古街区、风景名胜、文化名人、各类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调查成果登记建库,为规划实施灌区文化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具备一定条件的可整编出版灌区历史文化丛书。
以深入、系统的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支撑灌区文化建设。系统研究灌区发展历史脉络,研究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技术特征、历史灌溉管理制度,总结历史治水经验教训。深入挖掘灌区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为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供精神源泉。系统分析灌区传统灌溉工程的生态水工结构、材料、构件特征,为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改造提供历史借鉴。系统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灌区灌溉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及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基于本地传统及发展脉络研究当前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灌区精细化管理制度优化提升方案。研究灌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修复及传承利用技术、历史文化展示科普技术,探讨新形势下灌区文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模式,为水文化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研究支撑。
针对灌溉工程遗产及灌溉文化普遍缺乏保护管理的问题,结合灌区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将灌区历史文化及遗产保护利用纳入灌区水利管理体系,明确保护对象、管理部门、管理职责、资金及技术保障、考核机制及奖罚制度等,为灌区历史文化长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制度基础。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灌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管理协调机制,促进水利与农业农村、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之间顺畅、有效、有序的协调合作,保障灌区历史文化得到全面系统保护和科学合理充分利用,促进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具有历史价值的灌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在规划设计、工程技术或管理制度等方面有其独特价值,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在当前仍有借鉴价值。在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要科学借鉴传统灌溉工程科学技术及管理制度的优秀经验做法,比如因地制宜、乘势利导、水土资源综合开发的规划设计理念,对生态环境友好的低影响开发模式,最低建造和运行维护成本、实现综合效益的历史经验,就地取材、传统结构材料构件的生态水利工程技术,“官民”结合、权责明确、合理有效的传统灌溉管理模式等,在深入研究挖掘基础上吸收融入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及管理制度改革提升中,为灌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灌溉历史文化宣传,面向社会传播当前及历史时期我国灌溉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弘扬灌溉特色文化。结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等的创建与发展,充分发挥特色平台作用,树立灌区文化建设典型示范区。系统建设集遗产实地展示、场馆集中展示、平台特色展示、网络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灌区文化系统展示宣传体系。综合运用展板、标识、模型、动画等各类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及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加强宣传,为社会公众提供特色文化精神食粮。
推动“文化灌区”综合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在保障灌溉农业供水及其他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充分利用灌区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创建灌溉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水利遗产保护与农业产业融合、灌溉农业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结合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产业、古村古镇活化发展开发传统灌溉器具特色参与体验式项目,将灌区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全面衔接,多途径实现水文化价值转化,并以此推进灌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凝练灌区特色文化符号并将其设计融入灌区现代化建设中,将特色文化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提升灌区水利工程文化品位、全方位打造灌区水利文化品牌。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
我国灌溉发展历史悠久,传统灌溉工程历来都有综合利用、多方面发挥水利功能的特点。我国的灌区绝大多数并非单纯的农业灌溉区,而是兼有城乡供水(生活甚至工业)、防洪排涝、生态环境供水等效益,有的还有航运效益,一些灌区非灌溉用水的比例甚至高于灌溉用水。客观把握我国灌区面向区域社会综合服务功能的本质,统筹发挥灌区包括文化功能在内的综合水利功能,是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自身要求。站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统筹开展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工作,要立足历史、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借鉴灌溉历史经验,从灌溉遗产中汲取养分,推进灌区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