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410005) 肖青松 刘 洋
黄国良津市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32年,在乡村振兴、农业结构调整、绿色生产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助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升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参加工作以来,黄国良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每年从水稻播种开始,他就根据稻田苗情、草情、虫情、自然灾情等,采取电话、短信、微信和临田指导的方式,及时为农户排忧解难。他每年下乡指导农民200天以上,帮助300人次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此外,他还围绕“水稻集中育秧新技术”“再生稻栽培技术”“水稻重金属镉治理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每年开展技术讲座近10场,培训农民700多人次,为津市市农业绿色生产、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津市市发展“企业+基地+合作社”的万亩优质稻订单生产过程中,黄国良身体力行,带动农户和企业实现双赢,使得当地种粮大户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140元以上。
在2020年“战疫情、扩种双季稻”的行动中,黄国良积极组织农户进行春耕生产。他通过各种渠道采购早稻优良品种50多吨,解决了当地农户的燃眉之急。同时,他还负责乡镇集中育秧技术培训工作,经常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保障秧苗质量。
赵明平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25年,耕耘于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
参加工作以来,赵明平主持参与项目10余个,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积极进行田间种植试验,推广优良品种种植133333余公顷次,实现粮食增产20多万吨,为农民增收4.8亿多元。
为准确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赵明平每月都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的监测、预报、防控指导工作,使得当地每年预测预报准确率都在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为当地实现粮食面积、产量“两稳”奠定了基础。
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农产品质量,赵明平在当地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及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的统防统治作业进度,每年指导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7000公顷以上,做到专业化防治全程防控区比非专业化防治区少用药3~5次,防效提高5%~10%,为农民增收节支1200万元以上,确保了当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及“农药减量使用”战略顺利进行,保护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
邓龙飞 汉寿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25年。他躬耕田野,用汗水浇灌庄稼,用韶华染绿大地,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佼佼者、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参加工作以来,邓龙飞在科技兴农的征程中艰苦求索,砥砺奋进。为有效遏制病虫害发生,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研,并结合历年防治情况,他提出了以病虫测报为基础,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案。多年来,他审定编发病虫情报400余期,撰写各类防治技术意见500余份,开展技术讲座160余场,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通过病虫情报、可视预报、短信、微信等手段,使病虫信息的入户率超过98%,全县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确保了稳产高产。
为促进当地科技兴农,邓龙飞通过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及新技术集成展示,做给农民看、引领农民干。他主动参与“种三产四”“三一丰产”等工程,结合高档优质稻、超级稻新品种示范,积极开展精确定量栽培、节氮抗逆栽培等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了水稻产量、抗性、品质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当地水稻优而不丰、优而不抗的难题。
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邓龙飞积极引导农民应用“水稻+N”的“一藤多瓜”综合种植模式,在当地形成了“水稻+西瓜”“水稻+蔬菜”等轮作模式及“稻-鸭”“稻-虾”“稻-鳅”“稻-鳖”等共生模式,为当地农民每667平方米增收2697.9元。
熊先福石门县宝峰街道农业农村管理服务站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22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广阔的田野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1988年,熊先福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石门县南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当地贫困落后,条件艰苦,但他没有抱怨,而是走村串户,调查全镇农业发展情况,带领农户发展茶叶产业,打造万亩茶乡。此外,他还刻苦学习特色蔬菜种植技术,并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于当地农户,将南北镇打造成有名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
2012年,熊先福被调往石门县二都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经过深入调查,针对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难点,他打造并完善了当地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服务“三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年,石门县遭受冻害,当地柑橘受灾严重,橘农信心受挫。熊先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白天调查灾情,晚上开导橘农,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成功化危为安。此外,他还因势利导,创建柑橘产业示范园推进当地柑橘产业提质升级,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
丁朝辉桃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23年,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调研,指导农民学习生产技术,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在田间地头谱写了一曲农业赞歌。
参加工作以来,丁朝辉始终坚守在病虫防治第一线,每年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达60万公顷次,使当地病虫害损失率每年控制在2%左右,年挽回粮食损失11万余吨,年挽损节支增收2亿多元,20余年累计为农业生产挽损增收超45亿元。
为推动当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丁朝辉在当地推广“芸乐收”等新农药品种50余个、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等新技术30余项;推广病虫信息与植保技术进村入户,每年培训职业农民达3000人次,病虫防治信息入村率达100%、入户率达95%。他还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等方式,创新推进当地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纵深融合,为当地农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丁朝辉深入一线进行科研探索,开展了水稻病虫优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野生葛资源综合利用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水稻稻瘟病抗性品种与生理小种防治技术研究等20余个项目,攻克了一系列病虫害防治难题,成为了当地群众心目中农业生产的保护神。(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