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蕾,王新娜*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0)
近年来,文化扶贫研究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文化小康”。党的十九大上,“文化自信”正式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文化扶贫实践和研究都受到高度重视,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文化扶贫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粗放式的文化扶贫实践,常常不能明确区分扶贫对象和不同贫困主体的文化需求,文化供给缺乏导向,大水漫灌式的文化扶贫实践只能使小部分贫困主体收益。另外,部分地区“重经济,轻文化”思想严重,文化扶贫难以顺利实施,只得强制性文化救济,扶贫效果大打折扣。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为祖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鉴于此,本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计量角度,运用科学计量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文化扶贫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揭示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准确把握文化扶贫的研究动态,以期为该主题的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模式,设定检索条件为期刊检索,以“文化扶贫”为主题检索词,以“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为期刊来源,以“1994—2020 年”为时间范围,共检索出文献205 篇(检索时间为2020 年7 月1 日),在此基础上,剔除重复文献和通知、通讯等非正式文献,最终得到有限文献189 篇。主要用文献计量法,通过EXCEL等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CiteSpace 软件系统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直观展示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关联和热点。
总体发文量是衡量文化扶贫研究热度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据图1 显示,1994—2015 年,文献产出数量少,2016 年(20 篇)是一个爆发点和转折点,往后逐年增多,2019 年达到峰值(42 篇)。究其原因,我国贫困人口从1990 年的61%下降到2014 年的4.2%,物质扶贫是基础,文化扶贫是发展。2015 年国家出台多项涉及“文化扶贫”的政策,2015 年1 月15 日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 年5 月11 日发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稿)》;2015 年12 月9 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2015 年12 月9 日颁布《“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学界在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对文化扶贫展开了积极探讨。
图1 文献年度数量分布
经统计,189 篇文献是由252 位作者撰写的,人均发文0.75 篇,根据普赖斯公式M=0.749×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量),发文数达到M 值的可被视为高产作者。由于最高产作者发文7 篇,则M≈1.982,即发表文章在2 篇及以上的作者可以被视为高产作者,在这189 篇文献中,发文超过2 篇的共有32 人。就人均发文量而言,高产作者发文量仅略高于全体作者人均发文量,原因如下:一是因为各位学者的研究方向并没有集中于文化扶贫,专门以文化扶贫为研究方向的学者数量较少;二是文化扶贫理念出现时间较晚,尚未形成研究流派。
从发文机构来看,安徽大学共发文20 篇,为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次之,发文8 篇;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和陕西科技大学并列第三,发文6 篇。表明社会科学院系及高校是现阶段文化扶贫研究领域的主力。在跨机构研究方面,各研究机构零散分布,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这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多为独立研究,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共享与流动性不强。
关键词作为一篇文献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的重点及方向。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对零散的关键词进行分类,直观地展现出研究学者对其的关注度,以探求我国文化扶贫的研究热点主题。
通过对图2 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分析,归纳出文化扶贫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精准扶贫、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农村、农民、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莲云乡、贫困文化、农村文化、相对贫困。
图2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我国对文化扶贫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1987 年辛秋水向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具体的文化扶贫试验方案,并于次年抵达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科技文化扶贫实验,实验的成功顺利引起国家及学者的关注,后期学者经常以此十年实验为例进行剖析研究,莲云乡也成为文化扶贫的一个标志性名词。针对贫困根源的研究,贫困文化、农村文化、相对贫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具体到文化事业单位,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则一直被密切关注,扶贫对象上,侧重于农村、农民、民族地区。自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并伴随着一系列文化扶贫政策的出台,精准扶贫、文化精准扶贫也成为近期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除此之外,关键词时序图可以用来反映某一研究主题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因此运行CiteSpace,在关键词聚类分析基础上,按时间片段生成关键词时序图谱(见图3)。
图3 关键词时序图谱
从图中可看出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可以把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进程划分为3 个阶段,以便更好地分析我国文化扶贫研究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4—2005 年,在这一阶段国家对文化扶贫供给提出明确要求,相关制度出台,各界学者对文化扶贫引起重视,相关研究文献迭出,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文化扶贫基础措施的研究上,例如政治体制改革、组阁制、研讨会、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科技扶贫、基础性工程等,研究并未系统化。第二阶段为2006—2014 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扶贫实践取得一定成果,文化扶贫作为经济扶贫的延伸,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该时期研究者对文化扶贫的研究也更加全面,研究热点主题集中在贫困文化、文化贫困、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宗教文化、“造血”扶贫对策、社会力量、文化富民、产业化、支教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等,注重贫困的根源、加深扶贫对策研究。第三阶段为2014 年至今,在这一时期,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和关注,文化精准扶贫受到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购买、供给侧、内生性重构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区别于以往,新时期从精准角度出发,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文化扶贫模型、“种”文化、互联网、公共数字文化、少数民族深度贫困村、公共数字文化等成为热点研究主题,对文化扶贫研究深层次剖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扶贫”定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说法:饶蕊等提出文化扶贫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因地制宜地为贫困地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实现精神扶贫[1]。曲蕴等认为,文化扶贫是以文化和精神为扶持对象,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逐步改善贫困主体的经济条件[2]。
1.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形式
国内大多学者将贫困文化看作是传统小农文化的一种表现,马山虎归纳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守旧的生活观、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厚死薄生的消费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3]。崔海亮等认为贫困文化产生的不公平感和愤世嫉俗思想,使贫困主体对政府政策持批评态度[4]。叶阳提出部分贫困地区民众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使得脱贫后劲不足[5]。
2.文化扶贫的供需错位
周明星认为文化供需矛盾通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文化供给超过文化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是文化供给不足[6]。马祥涛调查发现贫困地区聚居人口多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政府送的电影内容,要么太陈旧要么看不懂[7]。在农家书屋和图书馆方面,陆和建等认为农家书屋建造、书籍采买都是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过于模式化[8]。刘玉玺、李鹏等强调目前图书馆文化扶贫只是简单笼统地输送文化科技资源,缺乏针对性[9-10]。
3.基层文化人才缺乏
丁勇调查江苏省全省扶贫系统发现,工作人员人均负责万余名低收入人口的扶贫工作,人员力量明显不足[11]。鉴于此,周宁认为文化扶贫不能单纯依赖政府力量,要充分发挥贫困人口主体作用[12]。但邢成举等在调查少数民族贫困村时发现,很难在村庄内找到能够带动贫困群体脱贫的精英[13]。在教育层面,文立杰等认为贫困地区不仅缺乏充足的教育设备,而且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如教师等会向发达地区流动[14]。陶爱兰、高兵等认为贫困农村基层图书馆员专业水平较低。馆员应该多了解种植、养殖、产品销路、市场前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切实为扶贫对象提供精准的咨询服务[15-17]。
4.机制体制建设滞后
李华强调文化扶贫的考核、约束在基层扶贫干部绩效评价中所占比重很小[18]。魏大威等提出目前文化帮扶工作的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哪些部门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工作,扶贫内容的合理性等都是后续需要研究的[19]。邱翠云关注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到底要无偿还是有偿服务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竞争机制,馆员缺乏积极性[20]。
目前关于文化扶贫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精神理念
胡守勇认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21]。杨盛春提出贫困与愚昧是一对双生子,两者是共生的[22]。向天成等认为文化直接作用于人心智的发展和满足人精神的需要[23]。针对措施方面,张霞等提出通过宣传乡里脱贫致富的典型,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改变和魅力[24]。谭博等认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方式,应该大力开展贫困地区中小学,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5]。
2.优化资源配置供给,以供定需,精准服务
袁方成等主张以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化供需对接,强化“线上线下”互动结合[26]。向宏华提出通过建立每户每人的数字化档案,为贫困对象提供针对性服务[27]。王动圆建议聘请专家组织培训,创建讲习所,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实际问题[28]。严贝妮等提出图书馆与贫困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定期走访、慰问帮扶户[29]。谈国新等、熊春林等分别呼吁从民族、人口特征、文化传统的差异性考虑对文化扶贫内容的需求[30-31]。
3.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刘淑兰等主张政府、社会与民间三位一体,培育人才队伍[32]。陈建波认为采取自学、集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农村文化专干、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33]。胡铭焓认为高校教育和人才资源充沛,建议在学校发起支教活动[34]。
4.完善文化扶贫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
李壮等认为在贫困识别标准上,要制定多维贫困的贫困认定指标体系[35]。齐峰等提出建立完备的文化脱贫指标考核体系,具体到文化软件和文化硬件:文化软件包括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等;文化硬件包括文化站、书屋以及互联网普及等硬件设施[36]。郭涵等提倡建立文化扶贫公众满意度专项评估制度,将公众满意度纳入部门评价考核体系[37]。
1.多学科共同关注
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社会学、哲学、管理学,学者们运用给自己专业的理论解析文化扶贫理论和出现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已开始尝试结合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2.多种研究视角剖析困境与对策
从研究主题来看,运用不同视角分析文化扶贫的内涵、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在内涵方面,重点阐述精准脱贫、贫困文化、脱贫攻坚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困境方面,从国家政策、基层治理、实施情况多角度进行分析,在对策方面,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减贫理论,从村民、管理者、制度、政策措施分别提出应对措施。
3.从规范分析走向规范实证结合
文化扶贫初期,学者对理论的概述明显多过对实践的研究,近期的文献有了一些案例研究的补充,有对以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有对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虽然实证研究比重不高,但目前的趋势已经从规范分析为主转变到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并重。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在过去的几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大多是关注理论和现状问题的宏观分析,对具体扶贫案例的剖析较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我国人多地广,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使治理上存在差异性。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一是要更加关注文化扶贫案例的分析,可基于图书馆为代表的各类文化服务机构扶贫和不同地区文化扶贫成功的案例,对比扶贫参与者的参与意愿、帮扶工作影响因素、文化扶贫的效果研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多种指标的文化扶贫效果评价体系;二是将文化产业精准扶贫上升为未来值得探讨的重要主题,文化具有多元性,多元文化产业精准扶贫满足当今时代的新需求,同时具有协同性和长远性。关注文化产业精准扶贫中出现的困境和对策,不仅是该领域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和趋势,更是实现脱贫长久可持续的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