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应用型本科公共体育课改革的调查研究

2021-10-10 14:41张旗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应用型体育课

张旗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核心素养”理念是指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它强调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还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所以,核心素养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这种要求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相近,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十三五”期间,教育部表示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全国有约200所高校成为试点单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的定位为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当前,应用型大学以“技能+素质”为主要发展方向,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正好契合,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一个良好的总体目标。

1 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开展现状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和部分应用型院校体育教学活动都未挣脱传统教学的模式,部分学校的教师与学校对体育课程的教学都缺乏重视,甚至认为体育课程的存在可有可无,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辅助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并没有实际的作用。这使部分高校不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孕育其中,也使高校体育教学无法形成良好的效果,导致学生视体育课为一种体育娱乐项目,终身体育理念、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无从谈起。

1.1 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设置情况

山西共有8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笔者在走访了山西大同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后了解到(见表1),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开展基本以选项课为主。其中,各个学校一年级有所不同,两学期的课程中,有学校是定向课程,有学校是选项课程(一学期一选);二年级基本开设普通选修,每个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从十几个到二十个左右,开设的项目也基本差别不大,上课学生在30人左右,满足了基本的教学条件。

表1 公体课课程设置情况统计表

1.2 山西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开展情况

目前,山西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二年级开展的体育选修课(或俱乐部),都是由过去传统的班级(整班)逐渐演变而来的。从表面上看,现行的选修课基本以技能、身体素质、理论知识构成(见表2),运动项目丰富且花样较多,比较受学生欢迎,能以人为本,但在教授运动技能过程中,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同一层次接受完整的运动技术,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掌握,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则不能掌握,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将不能“环环相扣”。完整的运动技能不能熟练、完全掌握,这就与目前所提倡的“核心素养”理念相差甚远。

表2 公体课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统计表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突出“核心素养”的理念,将其贯穿到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甚至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其次,体育教学要想照顾“个体差异性”,一定要进行深入研究,现行的公共体育考试方式基本以“技能+素质+平时成绩”考核为主,考试基本合理(见表3),但是如果以核心素养为主,教学手段及采用的考试方式都不能过于单一,否则不利于提升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积极性。最后,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在走访的4所学校中,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和考核分布较合理,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其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直线下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开设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以及开设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表3 公体育课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情况表

2 “核心素养下”山西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2.1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内容对改革的影响分析

根据体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各个普通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对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时间和环节也由此确定。现行的体育课堂要以核心素养理念来调整和优化体育课程内容。

首先,要明确目标,更新理念。走访的4所应用型学校中,每个学校开设体育项目的课程各有特色,但是在体育项目流行的趋势方面,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不能紧跟社会流行的趋势,接受新兴项目;另一方面,受限于场地器材的更新和场馆时间安排。

其次,每所学校基本都开展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考虑从一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两年选两个体育项目。这样,学生在两年的必修课程中,可以掌握多样的运动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2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联性

目前,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从内容、学时分配、教学进度等环节看,必修课程的安排基本满足教学条件,学生也容易接受。不足的是,没有针对性练习,对于部分不能掌握运动技能的学生没有分层教学。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设初、高级班,全面推进学生在4个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同时也为参加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高校有2000多所,4年都开设体育项目的高校不过10余所。笔者认为,应全面推进普通高校开设4年的体育课程,一、二年级以必修课为主,三、四年级以课外体育活动或者体育俱乐部形式展开,以学分制要求学生学习所选项目。

2.3 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场馆灵活运用安排

体育教师应该是年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易于接受社会流行的大众项目。对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十分重要。目前的情况是:教育厅或体育局上级部门提出的热门类型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一拥而上”,2005—2010年,篮球项目普遍受到学生喜爱,每个学校篮球教师比其他项目教师多,2010—2015年,羽毛球和健美操备受学生追捧,又有大批的教师转行教授羽毛球和健美操。近5年,越野行走和瑜伽项目颇受学生喜爱,于是出现了“越野热”“瑜伽热”。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培养,既要紧跟社会大众流行的趋势项目,又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资源,使各个体育项目都有教师,最好是一个项目配有2~3位教师,让各个项目的教师分别代初级班和高级班。这样,师资队伍和体育项目相辅相成,各个体育项目都有开展,各个项目都有初、高级班,体现了个体差异性,学生掌握技能效果会明显提升。

3 结语

“核心素养”是一个新理念,在“十三五”期间,它与教育部推进部分学校转型应用型高校是相互呼应的。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把体育课程内容紧密衔接,有利于学生掌握其他实验实训课程,发展手脚并用、身体力行的综合素质。从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学识分配、布局合理、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入手对改革体育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应用型体育课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体育课上的“意外”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讨厌的理由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