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英 王冠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深入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大学生在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很容易引发自我认知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心理危机。产生心理危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甚至导致威胁到生命安全的后果,制约着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正视当前大学生目前心理危机的原因,从而采取正确的对策预防或消除心理危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对策
引言:在社会飞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以及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也就成为了校园和谐稳定、个人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保护体系,对于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毕业就业压力大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是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生活水平的质量,同时也代表着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职业技能等各方面是否具备较高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迅猛,使社会中的经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一些高职学生毕业后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显得比较困难。
(二)与同伴之间的差距性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
影响到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差距性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生之间专业能力与知识基础方面存在的差距性问题,另一种则是大学生经济方面出现贫与富的差距性问题。大学生之间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基础方面存在的差距性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因自身知识基础偏低等原因而出现学习困难,考试成绩低下的现象,与知识基础稳固的大学生考试成绩相比更是相差较多,所以便产生对学习活动的消极情绪。
(三)复杂的家庭环境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很多大学生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时期为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提高子女的生活品质而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工作赚钱,很少会有时间参与到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而很多大学生也多数是在校园内进行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极少会与家庭成员经常进行沟通与情感互动,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亲情情感淡薄,亲子关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四)人际交往障碍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
随着大学生心理发展,他们渴望与他人和谐相处,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肯定以及信任,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性格因素,不善于人际交往沟通,导致他们变得孤僻、自闭,产生社会恐惧感。有些大学生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自视甚高,自以为是,过于注重個人利益,不受群体欢迎,一遇到打击,极易诱发心理疾病。有些大学生猜疑心重,对人存有戒心,缺乏真心,导致人际交系紧张,影响了学业身心健康,导致心理危机。
二、预防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对策
(一)完善心理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对技能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危机心理的有效途径,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健康的高等学校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优化心理健康精神上的。高校必须积极提供心理危机教育,对学生敏感的早期心理危机症状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成长环境
首先,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用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和信任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高等学校积极营造宿舍文化环境,优化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责任感、社区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其次,高校应强调广泛开展校园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冶情操,增强意志,激发激情,创造和表达自主性。个性、自我价值感,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改善他们的心理。
(三)加强危机源控制,有效规避心理危机
加强对危机根源的控制,是有效预防和避免中等收入国家心理危机的关键因素。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改变对信息源的理解和评价。危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是危机心理的重要根源学生对生活事件的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和危机心理,因此,高校教师应帮助学生改变对教育原因的看法和评价。危机使他们乐观地看待人生重大事件的后果,积极的人生事件不应视为一种影响,而应视为一种考验和发展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抵御挫折,避免危机。
(四)丰富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是学生身心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由于各种心理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和班级的凝聚力,危机得到了缓解。先接受潜在的社会心理教育,辅导员按班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等学校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根据学生的心理帮助情况,积极与社会福利机构或有关机构合作,动员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如对老年人进行情感教育,我现在是交通主管和城市环境监护人。通过各种旨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应当注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涉机制,为大学生成人成才以及校园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及现状,并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然后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类别及成因等,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涉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涉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车晓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国际公关,2020(11):222-223.
[2]柯小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2):161-162.
[3]刘一玮.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0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