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理增信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021-10-09 13:02孙迎光
群众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化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孙迎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021年3月他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指明了方向。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的内在逻辑。一是理论逻辑。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规律。马克思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二是历史逻辑。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等。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这些成就让人们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三是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了本质的关联,关键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建立起了本质关联。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改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塑造着中华民族。唯有在历史上创造出辉煌文化的民族,才能体会到民族复兴的价值。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四句话展示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襟怀,它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立身行事的座右铭。《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一颗至诚的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展现党性,展现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将中国人民的主体性彻底发挥出来;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壮大生态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使物尽其用,将物性彻底发挥出来;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围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美丽中国;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梦想升腾,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以时代新人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知情意行上下功夫,在学思践悟中练本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身处日益走向世界历史舞台中央的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不可须臾离开马克思主义之道,要终生践行道。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在理论上下功夫、在实践中求探索,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新的征程上,要将马克思主义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永葆勃勃生机。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
中国化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