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21-10-09 22:04张艳君郭云江范雨晴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张艳君 郭云江 范雨晴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共计100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接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应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预后的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VAS评分更低(P <0.05),因此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针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施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缓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肌肉牵伸

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会在临床上表现出肩部、腰部、背肌肉处的固定压痛、抽搐,其“激痛点”是标志[1],常在患者的肌肉、肌腱以及筋膜等位置出现,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或自主神经功能造成损害并给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次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共计100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样本对象,现作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共计100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对照组,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9±1.5)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2±1.7)岁。纳入标准:患者以及其亲属均已知晓并签署了同意书,也经过了院方的批准和同意;排除标准:①将妊娠期的女性进行了排除;②将对所涉及的药物过敏患者进行了排除;③将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排除;④将不配合的患者进行了排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用手指按压患者的近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下方、股骨头下方位置会有较为明显的肌肉紧张带,牵涉痛点就在患者股上方的中部,存在弥散痛感。于患者的腰骼肋肌肌缘,在髂腰肌触发点入针,使用7号针头,消毒后进行穿刺,入针之后往不同方位进行穿刺直到患者的肌肉抽搐消失,每周患者接受1次治疗。

1.2.2 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应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联合肌肉牵伸治疗:患者进行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后通过手法被动牵引治疗,针对患者的髂腰肌、骨骼肌等肌群进行肌肉牵引,牵引的幅度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将患者所能耐受的肌肉酸痛作为标准,每次拉伸20s,每次牵引治疗要连续进行6次,每周患者接受1次治疗。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3周以观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预后的疼痛评分(VAS)。通过《中医病症诊断疗效》,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腰背肌筋膜处的沉重、疼痛状况消失,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身体活动则为治疗显效;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腰背肌筋膜处的沉重、疼痛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存在轻微不适,不影响正常的身体活动则为治疗有效;如患者接受治疗后不满足上述标准则为治疗无效。在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第1周、第2周以及第3周通过V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0分满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是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见表2。

3 讨论

通过对疼痛触发点进行针刺可以加速患者相关部位的血液循环、松懈肌肉、阻断疼痛信号,患者接受针刺治疗时肌肉弹性得到有效恢复,疼痛也得到缓解[2];在上述治疗基礎上加用肌肉牵引治疗更能降低复发率,巩固止痛效果,提升疗效。根据本次的研究报告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因此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施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缓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格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0):125-126.

[2] 舒永进.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5):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