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鲜梅
【摘 要】健康管理与综合防控策略是控制慢性病发生的有效举措,提高全民生活健康水平,加强慢性病的防治队伍建设,增强医护人员职业技能与专业能力,建立完善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有效开展慢性病的综合监测、干预與评估,建立全面慢性病信息系统管理,根据各地区情况差异,寻找合适的防控策略与措施,实行长效管理。有效管理慢性病可以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水平质量,保障人民身心健康,通过对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开展与综合防控策略,有效实现了公共卫生的核心价值。可以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慢性病的防控取决于各地各级相关管理单位和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影响着人民健康价值与公共卫生的理论取向,对于健康管理与防控慢性病的发生,社会各界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综合防控策略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某类病症的起因不明显,患病时间较长并且病情一直拖延,不好治愈,缺少可以确诊的参考数据,并且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是对于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完全确定的某些病症的统称,比较多见的慢性病中主要有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1,2]。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所需的医疗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会导致家庭的经济负担增重,也拖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从国家卫健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报告》来看,报告中用大量真实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建成以来、并强调了我国最近几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其中讲到我国目前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中虽然在不断地改进政策,但是对于慢性病的依然不够到位,常见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为了了解慢性病的基本概念、成因与致病因素,分析如何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高全民生活健康水平,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慢性病的患病因素、发病症状与病情发展变化具有多样性与不可控性,要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首先要制定具有科学性的防控策略,既要根据慢性病的发生情况、病情发展与变化趋势进行考虑,也要结合现实的可行性与前瞻性进行规划。所以,制定有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必须在正确的理论与可靠先进的理念下进行。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健康这一概念在不断地延伸扩展,内容日渐丰富起来,从医学方面来看也在不断地变得深奥,并且蔓延到生物、人文、社会、心理、经济等不同领域,慢性病疾病防控管理也从个体诊断模式变成了以群体特征为重点的公共卫生学模式,以群体为风险因素,可以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对身体健康的促进有重大意义。社会各界都把健康作为共同的目标,贯彻落实“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而慢性病的卫生公共学则打破了常规的卫生工作观念,充分积极地调动了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控的行动,使慢性病防控管理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3]。
2.1 相关管理单位加强领导
要高度确保慢性病的防控管理有效实施,要考虑到慢性病防控工作量的广面与量大,需要相关管理单位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专业性人员的指点,全民的参与。对于相关管理单位则要强化相关管理单位在慢性病管理防控中的重要主导地位,明确相关管理单位职责,将防控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范围,时刻注意慢性病防控管理的实施与进程。
2.2 责任落实
要有效实施慢性病防控策略,就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相关管理单位设定举办慢性病防控长期规划,将目标与任务分解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身上,并且设立对于慢性病防控实施的专项经费,投入实施后逐年根据情况加大投入,各地县区或市区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制,落实好经费与责任,全面形成合力,做好防控措施的配合[4]。
2.3 确保慢性病防控的准确度
在实行慢性病防控管理时,要重点以改善民生为主,各地医疗机关要提升对慢性病的服务与水平,以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健康教育为目的,将健康促进与慢性病监测等方面重点关注,大范围实施慢性病的监测点,各社区居民的健康自助点、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餐厅等各种示范点的建设,形成以相关管理单位为首,疾控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辅的慢性病防控体系[5]。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引发慢性病的原因在于自身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与家庭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等方面有关,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经常吸烟或者过度饮酒等因素都是造成慢性病发作的原因。过度抽烟饮酒、长期不运动与长期使用不健康的食品会造成身体负担加重,新陈代谢变缓,据统计,我国吸烟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未成年人吸烟率为28.1%,成年人吸烟率高达52.9%,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吸二手烟的概况达到了72.4%,去年一年我国成年人的人均饮酒量3升,饮酒中有害饮酒为9.3%[6]。据有关研究调查显示,男性与女性在肥胖与超重方面的患病概率没有差别,但对于45岁~55岁的男性与55岁~64岁的女性来说,过于肥胖或超重的患病概率提高,在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中,随着个体间的文化差异的不同,肥胖超重的患病概率有不同的提高,大专文化水平及以上的人群最高,而在不同职业中,农民职业的患病率最低,根据家庭收入水平的不同,超重患病率的差异也很大,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患病率最高,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家庭患病率最低[7]。
慢性病中的典型疾病包含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卒中与冠心病,而患病因素则与长期的吸烟、酗酒、饮食混乱、缺乏运动锻炼、精神方面有关。慢性病的病程较长,病情变化多端,且并发症较多,患上之后需要大量财力与精力的投入,已经严重损害到人民的身体安全与身体健康,慢性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慢性病位居全球致死与致残的首位疾病,加重了全球疾病负担。在我国慢性疾病占死亡因素构成中的85%~90%,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排名死因前四位的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与心脏病,这四种全部属于慢性病范围,每年大约有370万人死亡于慢性疾病。而如何有效干预慢性疾病的形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表示,当一个人的身体能量消耗过低,慢性病的发病概率就会升高,因此,会长建议至少隔3天或者2天应该进行一次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能低于1小时。最适合进行锻炼的时间是每天下午的四点左右,然后就是吃完晚饭后的2个小时。并且锻炼应该结合有氧锻炼与无氧锻炼,会长建议,要结合各种力量各种程度的锻炼方式,就算是年龄较高的老年人也应该在身体承受范围内进行8种~10种的力量型锻炼。除此之外,王院士在最近的一场讲座上现场传授16字“健康箴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吃饭先五六个肉菜,然后上一个素菜‘点缀,最后上水果,这是我们宴请的一般顺序。”王陇德说,这样的就餐顺序其实跟人体消化的过程是相反的。合理的膳食可以用“十个网球”原则:每天食用的肉类不超过1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主食相当于2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水果要保证3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蔬菜不少于4个网球的大小,此外,每天还要加“四个一”,即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及1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8]。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包括对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的覆盖、慢性病死因监测、各种肿瘤的记录、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检测管理与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信息等方面,要不断提高检测质量,定期发布示范区的相关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信息,建立慢性病的信息管理平台。对于当地的健康教育与促进也要全面开展,在突出地方特色的情况下,利用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人群的饮食均衡。身体锻炼等方面,以控制吸烟饮酒为主,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长期实行体制。当地媒体要大力支持健康教育的开展,设置固定的有特色的专刊宣传,地方疾控中心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充足的健康教育资料与信息,社区居委会可以为居民开展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大量普及慢性病防控的有关知识与理念。学校也要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鼓励学生与家长进行健康的饮食管理与作息休息。
相关管理单位鼓励各地区积极开展慢性病预防管理防控策略,根据《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对各地区进行督导与检查,也可根据各地情况差异制定相应的督导考核方案,对于考核合格的示范地区命名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上级卫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于示范區进行检查,对于不配合或未根据政策实施到位的区域可进行适当的通报,督促相关管理单位及群众的积极性,使慢性病防控管理策略顺利开展与有效执行。
健康管理与综合防控策略是控制慢性病发生的有效举措,可以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慢性病的防控取决于各地各级相关管理单位和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影响着人民健康价值与公共卫生的理论取向,对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实施,坚持相关管理单位主导,全民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晗,熊巨洋,管文博,等.慢性病管理效果分析: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例[J].中国医院,2019,23(1):15-17.
[2] 赵玲.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中的分类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 2019,17(2):170-171.
[3] 关贺文,郑锴,钟越,等.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管理观察, 2020,748(5):193-194.
[4] 周晓丽,刘曼玲,焦艳会.多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与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3):116-120.
[5] 袁雪丽,孙苑潆,倪文庆,等.深圳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和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1(7):201.
[6] 姜莹莹,齐力,毛凡,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多部门合作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11):59-66.
[7] 卢春柳,磨静佳.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角度加强医保费用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184-185.
[8] 卜建晨,陈娇花,许璐育.以健康管理促慢性病防控,探索中国特色医改新模式[J].智慧健康,2019,5(1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