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策略研究
——以周口市原骡阜铁路(铁路公园段)为例

2021-10-09 00:38陈宗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铁轨宜居轨迹

陈宗蕾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210003)

1 国内城市废弃铁路概况

城市废弃铁路切断了城市空间的连贯性,浪费了废弃铁路沿线的空间资源,破坏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旧铁路沿线生活和建筑垃圾胡乱堆积,违章建筑肆意搭建,沿线城市绿地私自垦荒为田,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影响周边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和健康;这些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但其线性连接特征又成为城市空间网络修补与环境品质提升新的契机,同时大部分的废弃铁路还存在不容忽视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价值[1]。

目前,我国的废弃铁路线约16条,有11条因为城市发展等原因被拆除,有6条铁路线存在废弃状况,总长度超过400 km[2]。

2 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目标

2.1 契合新时代城市建设精神

习近平提出“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应注重人本视角,围绕现实生活的宜居性改善,以系统提升城市宜居性、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以“宜居家园、美好生活”为切入点,积极贯彻新时代的城市建设精神。

2.2 延续铁路的记忆和生命

城市废弃铁路虽然已失去了交通运输功能,但其体现了时代的演变,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铁路的自然和文化演替仍在进行。作为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时空延续性应是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中最具特色的因素。

3 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策略

3.1 项目背景

3.1.1 漯阜铁路70年发展历程

历史辉煌:漯阜线始建于1973年,1989年1月全线建成,铁路穿成而过成为城市的名片。

由盛转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升,漯阜铁路周口城区段慢慢远离城市中心区,迁移到城市的新边缘,实现南移。原有路段遭到废弃成为周口人记忆里的光影。

未来可期:面对废弃轨道遗留下的长约13 km的线性空间,以及大量铁路附属土地,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变废为宝实现城市价值提升,让漯阜铁路再次辉煌成为设计的考验。

3.1.2 规划范围

项目规划范围为周口市中心城区的旧铁路沿线,处于东西新旧铁路交会处,全长约13 km。铁路公园段铁轨长约500 m,总面积约5 hm2。其位于城区段,较为繁华,现状周边以居住区为主,规划周边用地为居住用地、教育医疗用地、行政办公用地。

3.2 铁路公园段现状条件

基地内铁路文化氛围浓厚,铁路相关遗存丰富,有诸多资源可利用,包括铁路建筑及设备资源,如机务值班室、火车检修间、办公楼等;还有一些设备及构筑物遗留,如油库、火车掉头装置、火车检修廊等。除此之外,还有废弃铁路材料资源,场地内集中分布多条线路明确的铁轨、枕木、碎石等。

3.3 景观再生策略

以“轨迹”为设计理念,从总体布局、文化生活轨迹、慢行生活轨迹、创意生活轨迹、绿色生活轨迹5个维度,其中,对文化生活轨迹、慢行生活轨迹、创意生活轨迹、绿色生活轨迹的诠程如图1所示。以“织补时光”为总体策略,织补场地内部矛盾。实现旧岁月生活展示,新环境生活体验,新环境与旧岁月的时空对话,延续原漯阜铁路的自然和生命。

图1 景观再生“五维度”策略

同时,注重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运动健身的需求,联系城市居住区,营造适合诸多不同使用者的公共空间,构建周口老城区内岁月静好的宜居生活客厅、生态文化绿廊。

3.3.1 总体布局——复合功能 多元体验

设计从视觉要素和空间布局出发,尊重场地铁轨错综分布的自然肌理,优化铁路公园功能布局,形成铁路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城市宜居花园区、生态文创休闲区3大板块,塑造新旧交错的工业景观情境,时空交织的生活情感体验(见图2)。

图2“铁路公园”总体布局

3.3.2 文化生活轨迹——织旧补新 传承文脉

尊重场地的铁路工业遗存,对场地内部纵横交错的铁轨肌理,现状建筑及铁路配套设施重新规划,织旧补新,以观光小火车体验、火车头实景展示、铁路文化展览馆、艺术装置、铁轨户外家具等形式,塑造铁路文化集中体验园,延续铁路的文化和生命。

现状铁轨利用规划——场地内部的铁轨,一部分改造为观光小火车游览线路,一部分改造为步行绿道,其余以景观的手法,重塑场地纵横交错的铁轨肌理。

现状建构筑物利用规划——保留具有铁路文化价值的现状建筑,重新改造利用,形成铁路文化展览馆、游客服务中心及创客工作基地。

现状铁路配套设施的利用——将铁路废弃材料艺术化加工,形成具有场地文化的艺术装置或雕塑小品;利用枕木碎渣、碎石,为植物种植提供基质;利用拆除的铁轨、枕木,改造成具有场地特征的铺地场所。经过景观创意后的“铁路公园”景观再生效果如图3所示。

图3“铁路公园”景观再生效果

3.3.3 慢行生活轨迹——聚力生活 宜居客厅

注重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运动健身的需求,设置共同培育、共同协作的社区花园,城市农场,慢行绿道,草坪剧场,全民健身场等,将公众参与与景观相结合。

3.3.4 创意生活轨迹——挥洒文创 激活片区

将文创与景观紧密结合,设置户外书吧、咖啡厅、创意产业园中心花园、阅读角、创意集市等,提升铁路沿线价值,激发周边社区活力。

3.3.5 绿色生活轨迹——生态优先 低影响开发

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设置雨水花园、艺术花溪、透水铺地等雨水收集系统,以低影响开发为原则,构建养护成本低,粗犷文艺的生态景观。

尊重场地原有的植物群落,选择各种不同生活型以及不同高度、颜色、季相的植物,科学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3]。

4 结语和展望

城市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因此,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至关重要。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能为城市提供新用地,极大地改善城市景观条件,彰显文化特色。本文基于新时代的城市建设精神,从人本视角出发,以“宜居家园、美好生活”为切入点,探寻城市废弃铁路的景观再生策略,希望能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铁轨宜居轨迹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轨迹
轨迹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宜居大化
轨迹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
铁轨接口处为什么有缝
宜居星球